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

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  摘要: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但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是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SWOT分析,可见此旅游产品具有切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在规划和实施时应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游;路径   Abstract:   The nationality area in the southeast of Chongqing has been in poverty for a long time, but rich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So it is a shortcut to take measures to use the local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nationality folk-custom tour. The SWOT analysis shows that with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ose resources while giving the thought to the bala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重庆市是全国唯一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直辖市。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于重庆市的东南角,故称渝东南民族地区。渝东南民族地区(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地区。它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皱带武陵山区,总人口298万,约为全市的1/10,7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渝东南地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区域,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若干年前,人们常把渝东南地区生活条件的艰苦状况,作为教育孩子的警示语。重庆直辖前,渝东南民族地区还有40万建卡贫困户,138.6万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住岩洞或窝棚,10万人患各种地方病,40万人饮水困难。2002年,渝东南民族地区五区县人均GDP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1]   如何帮助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已成为新形式下,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心。当年,国家设立重庆为直辖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联动效应,以加快川东南(今渝东南)等边远落后山区的经济建设步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渝东南地区与全市发展差距非常明显。在新形式下,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已提上议事日程,它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局部问题,也是全局问题。渝东南地区的发展关系着全市能否如期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关系着重庆市的稳定。正确处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归根结底要靠发展。   直辖十年来,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与1996年相比,2006年渝东南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5.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205.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1.4%,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7.1%。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瓶颈初步缓解,开发式扶贫取得很大成效,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已经站在一个新发展起点上。但是,也要看到,渝东南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一些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小、产业薄弱、贫困面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社会保障差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难题。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可行性评价及SWOT分析      渝东南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当前仍受诸多因素的困扰。长期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人们大多以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和简单的工业生产来维持生计,由于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这种“靠天”吃饭的财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如何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致富道路,无疑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族、苗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7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既是一笔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