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汉族文人对纳兰性德文学创作的影响
试析汉族文人对纳兰性德文学创作的影响
论文摘要:纳兰性德是康熙时期一位著名的满族词人,在中国词坛上有着重要地位。从他所处社会背景入手,通过与他交往的汉族文人对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认为他的行为既符合康熙推行的满汉团结的民族政策,也对维护康熙统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清初的文学繁荣。 论文关键词:纳兰性德;康熙时代;满汉团结;文学创作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康熙内阁大学士明珠的长子,是我国清初著名的满族作家。以短暂的3l岁生涯,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作品有一部解释儒家经典包括宋元以来140多种有1792卷之巨的巨著《通志堂经解》;一部包括诗、词、赋、散文、经律、杂文等多种文体的传世文集《通志堂集》;另有一部他24岁时自己编选,共收入342首诗词经后人加工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又更名为《纳兰词》传世。
纳兰性德的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著称于世,是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和朱彝尊、陈维嵩并称为清代“词家三绝”。满族文人纳兰性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文学成就,这与康熙推行的满汉团结的民族政策以及汉族文人对纳兰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1纳兰性德的成长体现的是清初统治者维护政权的政治需要
清建国伊始,满汉矛盾特别尖锐。到康熙即位时,表现得更是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局面,出于维护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康熙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借鉴元蒙统治集团覆灭的教训,断然采取了清承明制的方略。将儒家思想这一统率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精神与异族统治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根本纲领。并推行满汉团结的正确民族政策让许多汉族知识分子特别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各级政权参政,不仅使得汉民族在中原实行了两千年的儒家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还成为化解和缓和民族矛盾的利器。
康熙执政初期,来自汉族文人的反抗事件时有发生,这就迫使康熙不得不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怀柔政策,如重用有名的理学家李光地、汤斌刊行《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儒家理学经典,还把朱熹牌位请入孔庙“配祠十哲之列”。这些措施都与他力图支撑所推行的封建制度如出一辙。
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康熙不仅稳固了政权,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康乾盛世,使经济繁荣,文化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当时涌现出的很多杰出学者,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纳兰性德就是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具有很大影响的皎皎者。
康熙以一个处于弱势的塞外游牧民族要想统治一个幅员辽阔,文化发达的以汉族人口为绝大多数的国度,虽然一时掌握了政权,确立了以汉族儒家思想为治国纲领的决策,但真正要使这样一个民族众多,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大国能够安定统一,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促进满汉团结。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本民族人员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更需要大量各族知识分子特别是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实际参与和积极配合,形成一个有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参加的政治结构的局面。而大量汉族文人的参加,不仅能笼络和团结一部分汉族人民,而且以“经学”为主的汉文化形成的“文治”,其实也是一种精神束缚的软索,能达到其他方式难以奏效的目的。
于是推行满汉团结政策,在全国恢复科举,就成了康熙实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康熙这样做不仅可以选拔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增加统治力量,同时对于那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汉族知识分子,尤其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来说,不啻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何况这时社会局势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汉族人民也开始逐步接受现实,这也是康熙这一举措能够得以推行的基本原因。康熙通过科举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满族人才,也轻易地网罗到了一定数量的愿意为之效劳的汉族知识分子,其中很多还是满汉通才。当然其中的满族人才是他统治的基本力量。
以纳兰性德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个人素质等,无不具备康熙选拔满员理想人选的条件,所以纳兰性德的脱颖而出,受到康熙非同寻常的倚重也就成为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2汉族文人对纳兰性德成长的影响
纳兰性德自幼聪颖好学,勤奋刻苦,显赫的家世,更是为他提供了优裕的学习条件。他喜好汉族文化,自幼打下了深厚的汉学基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经史子集的学习和钻研之中。“容若数岁即善骑射,自在环卫益便习发,无不中,其扈跸时,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鼾声相和。”为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即使有病在身也不懈怠,“癸丑病起,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他18岁中举,22岁就以优异成绩高中进士二甲第七名。被康熙授予了“殿前三等侍卫”,不久就攫为二等,又晋升为一等。一经出世,就以风流倜傥的文人本质,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成为御前侍卫,整日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