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读书是发家致富的长期投资
9、读书是发家致富的长期投资
9、读书是发家致富的长期投资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所以当今人做某种事划不划算,就讲要花多少成本,投资大不大。有人一说到“读书”,就要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所以,谈读书的重要,不得不讲读书的成本。怎样看读书的成本?我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我认为,除了为了谋生就业而上学读书外,读书是一项发家致富的没有成本的长期投资,短期收入的减少仍然是值得的。连不一定懂得机会成本的先人们也早就提醒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特别五十六回,题目就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第五十六回中,宝钗、探春、李纨三个人的一段对话颇能发人深省。她们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就是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显然,探春比风姐高明,宝钗更比探春高明。在这对话中,探春宣称,她登了利禄之场,就要背孔孟之道。宝钗能从更高的角度批评了告诫了探春:“学问之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了。”小事,指的物质层面上的措施;学问,指精神层面的考虑,即孔孟之道;世俗,就是物欲横流,淹没人的精神。正因为宝钗能用学问提着,给探春的物质措施提了补充建议,上了纲,所以,皆大欢喜,功德圆满。于是,李纨不无感慨地讲了:“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人了。”应该讲,还应在中间补充两句:“感之以情,导之以义”,方为完整,才能体现宝钗的思想。再比如:日本一位大企业家叫涩泽荣一(1840年—1931年)活了91岁。他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明治维新开始的30年,“脱亚入欧”,导致物欲横流,道德失范。日本不能没有自己的伦理规范。涩泽荣一写的叫做《〈论语〉加算盘》,就是讲这个问题的。中文译本还加了一个书名,作为主标题,《商务圣经》,原名成了副标题。他以《论语》作为“商业圣经”,阐述东方士魂商才的哲理,主张孔子的“见利思义”。在求利(以算盘为象征)中,必须思义(以《论语》为象征),最大的义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谋取最大的利。他说,孔子是主张“义利合一”的,义是基础。《论语》中的记载十分清楚:“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所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此等等。可见,《论语》同市场经济也有关系。这种“义利合一”的思想开日本一代之风气,对日本企业经营的思想影响特别深。他参与创立或主持了日本500多家大企业,是一位十分成功的企业家,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电高指导者”等等。日本一本著名的财经杂志对100位最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调查,其中一项是“谁是你最崇敬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涩泽荣一名列第二。他85岁时,应聘于日本财界的“二松讲堂”,讲授《论语》。讲义成书,名为《〈论语〉与算盘》。他去世后,立有铜像,一手持算盘,一手持《论语》。所以,有人说,由于日本、新加坡越尊孔,贵《论语》重中国传统文化,经济上去了;我国过去多少次反孔批孔,还有不批孔的批孔,《论语》过时了,传统文化过时了,有什么用,而经济就没上去!我认为,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这也值得好好反省!读书是一种心灵投资,其回报是漫长和不经意的。在那么多劝学诗文中最有趣的,我最欣赏的莫过于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读好书不仅没有机会成本,而且还节省了支出、增加了知识。如今,在事事都有机会成本的情况下,读书是最便宜的。何况,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那些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比起看电影,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多读书,读好书受益更大更划算,这更是值得提倡的事情。
何况,读书可以帮助创造财富,读书人也可以成为 “富翁”。古今中外,劝人读书学习的诗句比比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家无读书人,官从何处来?”,把读书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则把读书看成是取得社会地位和名望的一种手段。汉代《古乐府长歌行》中写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诸葛亮教训儿子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孔不入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冶性。”苏轼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