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术语及事例
PAGE
PAGE 37
诗歌鉴赏
一. 教学重、难点
1. 读诗法:
(1)词类活用
例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使动)例2: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意动)
例3: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n.→v.)
(2)断句:(分为读法断句与内容断句)
常例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二二三)
常例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四三)
常例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二三)
特例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合)
特例2: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后句二五)
特例3(独词句):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时—地)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一对一)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七言,多对多)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五言,多对多)
(3)倒装:
例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主谓)
例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动宾)
例3: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介宾)
例4: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状中)
(4)省略:
例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省主语)
例2:上吞巴蜀下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省动词)
例3:日出寒山寺,江流宿雾中。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省介词)
例4: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省连词)
(5)词汇的积累:
① 实词:数量极大,且涉及用典、修辞等问题,不多读多记,读诗的能力会受到限制的。
例1: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镜子的代称)
例2: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女子眉黛)
例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用吴王阖闾典,后代指佩剑)
② 虚词:注意特殊用法。
例1:今宵胜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尽量)
例2: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整)
例3: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能)
例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吗)
附:读词曲法
A. 注意句读(标点符号);
B. 注意起领字;
C. 注意对偶;
D. 注意炼字;
E. 注意上下阕(片)。
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1)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2)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1)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2)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2. 诗歌与表达方式:(1)记叙层面是读懂诗歌的基础!
(2)抒情层面是诗歌鉴赏的核心和指归!
自己:孤独、闲情、思古……
抒情 与人:亲情、友情、爱情、襄助……
国家:忠诚、战乱、际遇……
总而言之: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聚、散、思??忆,感时、伤己。
怀古伤今
往往有所凭借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3)描写是诗歌艺术性的体现!
① 动、静(含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等)(例: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绿杨烟外晚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② 虚(想象、回忆、梦幻)实(现实)结合(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例: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
)
④ 多种视角(观察点)的错综(远、近、高、低)
⑤ 点、面结合(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画面拼接(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⑥ 时(古今、今昔)空(天涯)跳跃 (姜夔《扬州慢》)
⑦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对比、用典)(详见下)
⑧ 多种感官的启动(视觉、听觉、嗅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