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材料研究进展研讨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5 —2016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 改卷教师:
学号: 1511084924 姓 名: 薛连金 得 分:
炭材料研究进展
1引言
炭材料是一种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包括金刚石、石墨、炭纤维、C/C复合材料等。现在炭材料已经延伸到无机材料,结构材料,传统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新型材料等领域。其中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炭材料是科研人员一直热衷于研究的热点。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较低的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热导率,是近年来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类导热材料。碳纳米管由于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优良的机械强度等众多优点,被认为是具有高性能结构和多功能复合材料。因而炭材料在能源、计算技术、通讯、电子、激光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石墨烯制备方法
很多学者致力于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目前制约石墨烯广泛应用的瓶颈在于难以大规模、低成本制备高品质的石墨烯。大规模制备石墨烯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石墨烯的质量、均匀性、成本以及在制备过程中转移石墨烯的难易程度。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还原氧化石墨法、外延生长法及金属催化法等。
2.1机械剥离法
Manchester大学Geim等[[] 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Jiang, D.; Zhang,Y.; Dubonos, S. V.; Grigorieva, I. V.; Firsov, A. A. Science, 2004,306(5696): 666.
],报道了他们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得到了最大宽度可达10um的石墨烯片(图1).方法主要是用氧等离子束在高取向热解石墨表面刻蚀出宽20um-2mm、深5um的槽面,并将其压制在附有光致抗蚀剂的SiO2/Si基底上,焙烧后,用透明胶带反复剥离出多余的石墨片,剩余在Si晶片上的石墨薄片浸泡于丙酮中,并在大量的水与丙醇中超声清洗,去除大多数的较厚片层后得到厚度小于10 nm的片层,这些薄的片层主要依靠范德华力或毛细作用力与SiO2紧密结合,最后在原子力显微镜下挑选出厚度仅有几个单原子层厚的石墨烯层.此方法可以得到宽度达微米尺寸的石墨烯片,但不易得到独立的单原子层厚的石墨烯片,产率也很低,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及应用。
图1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示意图
2.2 金属催化法
HYPERLINK /science/article/pii/S0167577Lina Wen等[[] Lina Wen, Zhonghai Song, Jia Ma, Wei Meng, Xue Qin.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few-layer graphene[J].Materials Letters,2015.
]由乌尔曼反应使用乙炔为原料,六溴苯(六溴代二苯)和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在95°C合成了几层石墨烯。合成的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阳极展示了初始和可逆的650mAh和570mAh的容量。合成方法如下:六溴代二苯(0.0417毫摩尔)、溴化亚铜(2.0毫摩尔)和碳酸钾(2.5毫摩尔)溶解在事先蒸馏的二乙二醇二甲醚(100mL)。此外,反应系统中的空气用氩气流疏散。后来,经过量的去离子水和碳化钙反应,经硫酸铜溶液纯化和干燥塔中脱水后,把乙炔引进该反应系统。然后,反应系统进行密封,通过回流搅拌,该反应在氩气中于95℃的温度下进行。整个反应系统被保存在一个无水、无氧的环境。反应完成后,系统冷却至室温。反应体系中生成的乙炔化亚铜是被盐酸溶液淬火了。所制备的产品由离心收集然后用有机溶剂冲洗接着在50℃温度中干燥。随后,干燥的样品在氩气气氛中,在400℃加热2小时。最后,烧结制品用适量的去离子水洗涤并且又在50℃干燥。
Sevilla等[[] Sevilla M, Sanchis C, Valdes-Solis T, etal. Synthesis of graphitic carbon anostructures from sawdust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electrocatalyst supports [J].J. Phys. Chem. C 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华大学商法原理与实务13劳工保护与工会研讨.ppt
- 清华大学商法原理与实务4商法公司资本研讨.ppt
- 清华大学商法原理与实务8公司治理研讨.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研讨.ppt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一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征研讨.ppt
- 清华姐妹花分享高中练成学霸的学习方法研讨.ppt
- 清华版六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研讨.docx
- 清华电机系焦连伟自控第1节研讨.ppt
- 清华简《耆夜》考论研讨.doc
- 清华附中1229钢筋坍塌事故案例教育研讨.pptx
- 2024年化工技能鉴定复习提分资料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2025年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线上平台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效应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线上平台市场拓展与品牌影响力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化工技能鉴定复习提分资料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4年化工技能鉴定复习提分资料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4年厂房设备租赁合同.pdf
- 2025年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线上平台竞争策略报告.docx
- 2024年化工技能鉴定复习提分资料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2024年化工技能鉴定复习提分资料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4年化工技能鉴定常考点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