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第一节 概述;吸收的分类;10;一般设计过程和步骤;第二节 设计计算过程;参考资料;1.填料支承结构的设计
涂伟平,陈佩珍,程达芬编.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03-106.
2 .填料塔附属设备的设计
E.E.路德维希编.化工装置实用工艺设计(第2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21-329.
3.制图标准
魏崇光,郑晓梅主编.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10-14,66-71.
刘雪暖,汤景凝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112-121.
4.丙酮-水相平衡常数
汤金石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210.
5.容器法兰的选择
董达勤主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324-325;6.填料塔附属设备的设计
汤金石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225-233.
7.扩散系数的计算
刘光启,马连湘,邢志有主编.化工物性算图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94-695,712
8.吸收塔的设计
匡国柱,史启才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过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49-299.
9.填料塔内件的计算
王树楹主编.现代填料塔技术指南.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163-201.
10.填料塔结构的设计
刘雪暖,汤景凝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92-106.
11.筒体和封头的设计
魏崇光,郑晓梅主编.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183-196.;用例题说明计算过程;一、设计流程的确定;洗油脱除煤气中粗苯流程简图;吸收塔过程的原则流程;小结;二、填料的选择;;按填料结构及其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散堆填料和规整填料。;1.填料的几何特性 ;1.填料的几何特性;2.填料的性能评价;3.填料种类的选择;4.填料规格的选择;4.填料规格的选择;5.填料材质的选择;5.填料材质的选择;小结;三、基础物性数据整理;液相物性数据;2. 气相物性数据;3. 气液相平衡数据;四、物料衡算(求最小液气比);1. 物料衡算与吸收操作线方程;2.吸收剂用量对操作线的影响;3.最小液气比;⑴ 进塔气相摩尔比:
⑵ 出塔气相摩尔比:
⑶ 进塔惰性气相流量:
⑷ 该过程属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下式计算,即:
⑸ 对于纯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为:
;⑹ 取操作液气比为:;五、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1. 填料塔塔径的计算;1.1 泛点气速的计算;(1)散堆填料泛点气速的计算;
;(2)规整填料泛点气速的计算;本例中:;1.2 塔径的计算及校核;(1)泛点率校核;(2)填料规格校核;(3)液体喷淋密度校核;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在塔的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其值可由经验公式计算,也可采用一些经验值。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的散装填料,可取最小润湿速率(LW)min为0.08m3/(m·h);对于直径大于75mm的散装填料,可取 (LW)min为0.12m3/(m·h)。
对于规整填料,其最小喷淋密度可从有关填料手册中查得,设计中,通常取Umin=0.2;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2.1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的计算;(2) 脱吸因素法
此方法适用于平衡线为直线时的情况,其解析式为:;(3)图解法
此方法适用于平衡线为曲线时的情况。;此例采用“脱吸因素法”求解;2.1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修正的恩田公式只适用于u≤0.5uF的情况,当u≥0.5uF时,需按p144的公式进行校正;本例题计算过程略,计算的填料层高度为Z=6m.
对于散装填料,一般推荐的分段高度为:;六、填料层压降计算;
;七、塔内辅助装置的选择和计算;1 液体分布器;;;2 填料塔附属高度;;3 填料支承及压紧装置;;;4 填料压紧装置;5 液体进、出口管;(1)塔顶蒸汽出口管
(2)液相进料管
(3)塔底出料管
(4)气相进料管 ;6 液体除雾器;HG/T 21618-1998 丝网除沫器;7 筒体和封头;(1)筒体的设计
选用标准:筒体(JB1153-73)
(2)封头的设计
选用标准:选取椭圆形封头(JB1153-73)
附录六 椭圆形封头(p373) ;8 人孔和手孔;9 法兰;
;;10 液体再分布器;11 泵的选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