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法律概述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法律概述研讨

下篇 法律基础篇 第九章 法律概述;二、法的起源和目的(为什么有法) 法与道德一样,都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法与道德一样,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进步;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法与道德类似,有良法和恶法之分 ;三、法与道德的关系 其一,从产生发展看,道德产生发展早,法律产生发展晚; 其二,从行为要求看,道德要求高,法律要求低; 其三,从约束力看,法律的约束力强,道德的约束力弱; 其四,从存在种类看,同一时期内,法律存在只有一种,道德存在常有多种; 其五,从作用范围看,道德作用范围大,法律作用范围小。 ;四、法的价值和作用(法能做什么) 1、法的价值 形式价值:维护秩序 实质价值:追求正义 2、法的作用 规范作用:是指法对个体和群体具有指引、评价、教育、预防和强制作用 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两种作用 ;五、法的分类、体系和渊源(有什么法) 1、法的分类 (1)国内法和国际法 (2)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4)一般法和特别法 (5)实体法和程序法 2、法的体系 ;法的体系 (法的家族);3、法的渊源;六、法的运行(法怎么做) 1、立法(即法律制定) 2、守法(即法律遵守) 3、执法(即法律执行) 4、司法(即法律适用);第二节 微观看法:法的基本内容;二、法律责任 1、什么是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2、法律责任的种类 (1)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3)行政责任 (4)违宪责任;3、法律责任的免责 (1)时效免责 (2)不诉及协议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补救、自助免责 (5)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三、法律制裁 1、法律制裁的概念 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法律制裁的种类 (1)刑事制裁 (2)民事制裁 (3)行政制裁 (4)违宪制裁 ;第三节 法的理念与依法办事;二、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 学法 守法 用法 案例介绍 ;民事起诉状 原告: 名称:年龄:地址:电话: 被告: 名称:年龄:地址:电话: ? 诉讼请求: 1、被告赔偿因拖延交还租用房一个半月应补偿的房租2250元(平均月租为1500元); 2、被告补交因拖延交还租用房一个半月应交的物业管理费714.75元(每月物业管理费为476.5元); 3、被告恢复按照租用口头协议所应承担的、被其拆除的简装修(4个门和1个用水设施)或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4、被告补交租用期间所欠电费及滞纳金46.6元; 5、被告交还欠交的3把房门钥匙。 ? 事实和理由: 原告和被告于2003年11月4日签定租房合约,约定被告由2003年11月4日至2005年11月4日租用原告151平方米的新毛坯房等内容(见证明材料一:租房合约)。……;民事起诉状 原告: 名称:年龄:地址:电话: 被告: 名称:年龄:地址:电话: ? 诉讼请求: 1、责令被告停止侵害,在侵权造成影响范围内消除影响,向原告赔礼道歉; 2、被告赔偿由于名誉权侵害所造成原告的精神损失费五千元; 3、被告承担由于侵权所引起本案的全部诉讼费。 ? ;事实和理由: 原告和被告因为房屋租赁纠纷,于2006年1月起,通过法律立案以诉讼方式解决。期间,被告在答辩状中不是尽量客观陈述事实,而是多处使用“无耻”、“蛮横无理”、“无理取闹”、“说脏话”等谩骂方式对原告进行侮辱和诽谤,并捏造了原告“在本人(注:指被告)家中无人期间迫使法院在门上贴出传票,严重损坏了本人的名誉”的事实对原告进一步进行诽谤(见证明材料一)。 对此,原告在“关于被告答辩状的陈述”中予以明确指出,并希望被告应该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解决纠纷。但被告不仅不加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在其上诉状中加剧侮辱和诽谤原告“卑鄙”、“无耻”、“诬赖”、“小人”、“敲诈”、“骚扰”、“肆意颠倒黑白”等,并继续捏造了原告“在本人(注:指被告)家中无人期间迫使法院在门上贴出传票,严重损坏了本人的名誉”的事实对原告进一步进行诽谤(见证明材料二)。; 被告无视原告基本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并在严肃的司法文书和法庭上公然对原告进行侮辱并捏造事实进行诽谤,不仅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对原告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而且公然无视司法和法庭的尊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年8月7日法发[1993]十五号):“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