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普高试卷)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docVIP

黑龙江省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普高试卷)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普高试卷)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普高试卷 2015 — 2016 学年第 一学期 《 高二地理文科期中考试 》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根据下表所给资料,完成2~3题。 省区辽宁京津冀山东沪苏浙江福建广东人均GDP(元)1101710087940914413129061129311180第二产业占GDP比重(%)50.2146.9649.6950.2552.7443.6550.3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9.0142.3135.4641.2736.2640.0139.26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0.190.350.100.460.600.401.32 2.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A.辽宁 B.福建 C.山东 D.广东 3.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京津冀 B.广东 C.浙江 D.沪苏 图1为我国2007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4-5题。 图1 4.该作物产量前四位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A.新、鄂、晋、冀 B.新、豫、冀、川 C.新、甘、冀、晋 D.新、鲁、豫、冀 5.2008年底至2009年初,图中①省连续104天无有效降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50万亩,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蔬菜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图2),回答 6-8题。 图2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1991-2000年) 6.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7.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8.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9~11题。 9.产生“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10.“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1.“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图3为“某地1985—2005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该地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大幅下降 B.第二产业占比有升有降 C.第三产业占比匀速上升 D.产业结构变化趋于优化 13.该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