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第2章永恒的经典第3节物体的冷热现象课程方案.ppt

文科物理-第2章永恒的经典第3节物体的冷热现象课程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永恒的经典;一、热学基本概念;伦福德; 他提出了大量的热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他在尽量作到绝热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钻孔实验,比较了钻孔前后金属和碎屑的比热,发现钻磨不会改变金属的比热。他还用很钝的钻头钻炮筒,半小时后炮筒从60℉升温到130℉,金属碎屑只有五十多克,相当于炮筒质量的九百四十八分之一,这一小部分碎屑能够放出这么大的“潜热”吗? 他在笔记中写道:“看来在这些实验中,由摩擦产生热的源泉是不可穷尽的。不用说,任何与外界隔绝的物体或物体系,能够无限制地提供出来的东西,决不可能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在我看来,在这些实验中被激发出来的热,除了把它看作是‘运动’以外,似乎很难把它看作为其他任何东西。”;英国化学家戴维 (1778---1829) : 1799年,使两块冰在真空中相互摩擦,熔化。断言“热质是不存在的”。;1、 热的本质 热功当量;1、 热的本质 热功当量;2、 温度 温度计 温标; 人类在很早就有懂得了用感觉来比较冷热,比如在中国古代冶铁中要掌握“火候”(即温度的高低),直到今天用感觉判断温度的方法还用在手工业铸造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大,需要对冷热程度给出精确的定量描述,于是刺激了计温学的发展,即温度计的制作: 1、温标,如冰水混合物为0℃; 2、测温质,如水银、酒精、气体(物质热膨胀规律研究);; 1653年意大利的一位公爵费迪南二世制造了一个所谓的温度计,在玻璃管中装入酒精,管壁刻上度数,上端封口。 1659年法国的天文学家伊斯梅尔·博里奥制造了第一个用水银做测温物质的温度计,还做了气温记录。; 德国格里凯最早提出在温度计的刻度上标出定点的人之一,他以马德堡市初冬和盛夏为定点温度。 1688年道伦斯提出以冰的温度和黄油溶解时的温度为固定点。 1694年惠更斯提出以水结冰和沸腾时的温度为固定点等。 法国物理学家阿蒙顿(1663-1705)改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建立了气压的改变正比于温度差的定律:; 1709年荷兰的玻璃工人华伦海特(1688-1736)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他选水、冰、食盐、氨水混合平衡时的温度为零度,水的冰点为32度,水在常压下沸点为212度,又在冰点与沸点之间分为180等份,一等份为1度,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温标——华氏温标,其单位用℉表示。这是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法国人列缪尔(1683~1757)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认为水银的膨胀系数太小,不宜做测温物质。他专心研究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的优点。他反复实践发现,含有1/5水的酒精,在水的结冰温度和沸腾温度之间,其体积的膨胀是从1000个体积单位增大到1080个体积单位。因此他把水的冰点和沸点之间分成80份,规定水的冰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80度,这就是列氏温度计。其单位为 。;华氏温度计制成后又经过30多年,瑞典人摄尔修斯于1742年改进了华伦海特温度计的刻度,他把水的沸点定为0度,把水的冰点定为100度。后来他的同事施勒默尔把两个温度点的数值又倒过来,就成了现在的百分温度,即摄氏温度,用℃表示。 剧统计,到1779年约有19种温标。现在常用的只有3种,即华氏、摄氏、列氏。英、美用华氏最多,列氏在德国用的最多,法国摄氏占优势,而科学界普遍采用摄氏。;现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 它规定纯水、纯冰和纯水蒸气平衡共存的温度 为273.16K。;温度概念的基础; 以焦耳测定的热功当量为基础,实验证明,使系统从平衡态A 出发变化到平衡态B,可以采用做功和传热的方法,不管经过什么样过程,只要始、末状态确定,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和所传递的热量Q之和是保持不变的。;2;定义系统内能 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系统作的功 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的总和。;2 热力学第一定律;它表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使系统对外界做功 .;如果系统经历一个循环,那么E2-E1=0,于是Q=W。它表明每经历一次循环,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过去人们企图制造这样一种机器,它循环动作,对外做功,但是不需从外界吸热。这种机器叫做永动机。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人们,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人们又企图制造这样一种机器,它循环动作,从单一热源吸热,对外做功,而不需要向低温热源放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这种机器能够把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界做功。这种机器叫做第二类永动机。 1851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做出明确的表述,这种机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3 热力学第二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注 意; 可逆过程 : 在系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