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对象
1、研究对象
①、研究对象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质构造(构造形迹),即地壳及岩石圈中的构造现象、空间分布及形成原因。
; 2、地质构造定义
地质构造(构造形迹)指的是地质体(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形态变化与位置变化)。
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它们为空间上三维的形体。
构造形迹包括:
次生构造:指的是岩石形成后(成岩期后),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受力)所发生的变形,包括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等。
; 原生构造:指的是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沉积期和成岩期)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主要指沉积岩和岩浆岩)。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讲???《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质构造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
构造形迹的规模有大有小,研究方法有所不同;根据构造形迹的大小,可分为大地构造、区域构造、小构造及显微构造等分支学科。 野外通常为中小尺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与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 3、研究内容
①地质构造的几何学特征;
②地质构造的运动学特征;
③地质构造的动力学特征。
二、研究方法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反序法,即根据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及规律反寻其成因,进而去讨论地壳运动的规律,即“将今论古”。
在对某一构造进行实际分析时,往往包括了如下方面的研究:
空间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与组合形式。
; 时间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成顺序与演变。
成因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发育的地质条件。
具体包括:
1、最基本的方法:野外观察、地质填图、编制有关图件、构造要素测量等。——最传统、最有效,但有局限性。
2、室内研究:借助手段:如显微镜、电镜、计算机等。
3、物探技术:如钻探、坑探、地震、遥感技术(航片、卫片)等。——更深更广。
; 4、模拟实验:(利用相似原理)
利用泥巴、石蜡、沥青等,按一定比例作成各种试件,设置一定边界条件,施加一定的力观察其变形方式、应力分布等特征,和实际情况相比较。
应注意:自然界受多种可变因素影响,与实验条件存在差异,不可能完全模拟。
5、历史分析:主要据地层间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各种构造成因联系和交接、叠加关系,并结合沉积岩相、厚度、岩浆活动等方面资料、同位素年龄资料,综合分析,以了解构造形成时代和发育顺序,恢复构造发育历史。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认识地球的发展演化规律。
实例1、大洋中脊裂谷带的构造特征—地幔对流
实例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的构造和地貌特征—板块碰撞
实例3、华南的大地构造特征—板块俯冲
2、实践意义
实例1、贵州的汞、金、铅锌矿与构造的关系
实例2、松树山、派因维油田、苏北、塔里木油田构造与油气藏的关系
实例3、构造对地下水的控制规律
实例4、地震与构造的关系(全球地震带及唐山地震); 四、从构造地质研究发展史谈当今的地壳构造观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第二阶段为六十年代至今。两个阶段的地质学家对地壳构造的形成和地壳运动的规律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1、六十年代以前的地壳构造观(传统或经典的地球构造观)
19世纪中到后半叶,美国学者J.Hall(1859)和J.D.Dana(1873)根据他们对世界著名的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的研究,提出了垄断地质学界近一个世纪的槽台学说,在这个学说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地壳运动的方式是以升降运动为主,由此而给人们的印象是,地壳构造是由于升降运动引起的一刀一刀向下切的陡倾断层为主。; 2、六十年代至今的地壳构造观(现代构造观)
认为 地壳运动是以水平运动为主,不同的构造向下要终止在不同的近于水平的软弱面上。从而引出:地球的圈层构造、薄皮构造的概念。
20世纪初(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详解.ppt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修复的]详解.pptx
- 新人教版比例的应用例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详解.ppt
-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人教版八年级上)详解.ppt
-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详解.ppt
- 新人教版化学式与化合价详解.ppt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详解.ppt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2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_(35页)详解.ppt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_电与磁_复习详解.ppt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详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