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人民版必修一).ppt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人民版必修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a.半殖民地:;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 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 C.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 D.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叙述,不正确是 A.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和操纵 B.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变化,自 然经济逐渐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但占有一席之 地,而且逐步占???导地位 D.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留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资 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优势 ;中国为什么被侵略?为何偏偏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一)、国门洞开——列强的军事侵略 ;英 国;中国;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一).国门洞开——列强的军事侵略 ;《南京条约》的危害;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南京条约》的危害;领事裁判权产生于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该章程第13款规定:“凡英人控诉华人时,应先赴领事处陈述。领事于调查所诉事实后,当尽力调解使不成讼。如华人控诉英人时,领事均应一体设法解劝,若不幸其争端为领事不能劝解者,领事应移请华官共同审讯明白,秉公定断,免滋诉端。至英人如何科罪,由英人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以中国法论之。”;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条款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领事裁判权 D.协定关税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澎湖列岛;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广州;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2006年全国Ⅱ卷)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钱:赔款 禁止 拆炮台 兵:驻兵保护 使馆界;《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这是因为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一).国门洞开——列强的军事侵略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一、屈辱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军事上:由各自为战变为联合行动; 甲午战争以前,资本主义列强经济入侵特点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甲午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经济入侵特点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人民群众的斗争(早期是自发的,后期有组织);(1)背景: (2)概况: (3)结果:;“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1)、兴起原因:; 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 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 忿而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 ——军机大臣赵舒翘等人的奏报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 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 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 ……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1)、兴起原因:;“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资料15页);(5)、 失败原因:; “彼岸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匪运动 ’中见之。” “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