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考前指导研讨
*;2015届高考
语文考前指导
6.6;; 刘丁宁(高考666分,去年辽宁省文科高分考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与学弟学妹分享:;一夜未眠,却考出语文最好成绩;;;考前回归要素; 语文卷中各板块平均用时参考值:
(150分钟)
语文基础知识1-5题 8分钟
论述类文本阅读6-8题 16分钟
文言文阅读及断句9-13题 22分钟
古诗词鉴赏14题(2小题) 10分钟
默写15题(8选5) 2分钟
文学作品阅读16-19题 23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20-22题 9分钟
作文23题 55分钟
机动、检查 5分钟
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
;一、字音、字形
考前将字音、字形整理讲义再看一遍。
自己整理的易读错、写错的字也看一下。
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
细读题干(没有错误的、完全相同或不同的、不符合题意的)
排除法、一遍成功。(其他选择题也是如此) 遇熟谨慎,不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同位互证;旁词佐证。
;二、成语;三、病句;论述类文章阅读;六、文言文
——最好得分题
基本认识——不可能句句都理解,但是题目可以全做对,关键要细心。
时间——20分钟。
关键——翻译:回归语境,理解大意,补充省略成分,
画出得分点,翻译后读一遍,确保通顺。
不懂的字句,可根据语境“跳读”与“猜读”相结合。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当你读不下去时,抓紧去阅读第11题——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你很有可能柳暗花明!
; 实词代入法:将给出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往往都是错误的。
不要忘了我们讲的一些方法:利用语境,利用词性,利用对应的结构,借助成语佐证等。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注意主语对上号、性格特点对上号,再用排除法。
注意:题目中有没有“直接”这样的字眼。
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好恶是否恰当等,有时甚至是某一个实词理解出现问题。一般错的都是细节的地方,不会是整个大句子出现错误。
;翻译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注意一一对应,字字落实,根据上下文推敲重点词语
2、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特别注意状语后置
3、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充省略内容(如主语,介词宾语,介词) ,使句意更通畅
翻译题要有得分点意识,得分点包括:重要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短语、句子语气等。
;;八、名句;诗歌鉴赏 ;古诗鉴赏答题方式
一、分析意境(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
二、分析技巧(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三、分析语言(明特色+列例证+析感情)
四、炼字赏析(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五、词句统领(思结构+虑主旨) ;诗歌常用的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衬托 (正衬、反衬)、抑扬 、用典 、借景抒情 、渲染 、叠词、借古讽今 、直抒胸臆 、多角度描写 (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远近、高低、动静)
; 【经典意象】月(冷清、思乡)流水(哀愁)夕阳(凄凉、思归)浮云(游子)霜(比雪还冷)杨柳(惜别)落花(青春易逝、伤感)菊花(高洁)梅花(冰清玉洁)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愁)丁香(愁思)杜鹃鸟(哀怨、思归)鹧鸪(离愁别绪)鸿雁(思乡)猿啼(悲伤)燕双飞(叹孤单)饮酒(豪迈、忧愁)草木繁盛(荒凉衰败)春暮(伤春); 命题者考全诗或者全词用了什么主要的手法,往往是大手法,这时要先考虑是不是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命题者考“哪种”,那你就只能答一种。命题者考“哪些”,可以稍多一点,但不宜超过3个。
答题一定要分点!4分以上的题目最起码分两点!
;九、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特别强调
读懂原文是关键,边读边划成习惯,
题干要求认真看,多从原文找答案。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