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科学和技术的起源、关系、属性及其与社会的关系(2学时) 自然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一项社会活动事业。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等基础性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和医学等应用性技术科学。一般而言,属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部分为科学(科学知识),属于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部分称为技术(技术知识),自然科学一般也被人们称为科学技术。 广义的科学是人类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部分。 狭义的科学一般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天体、地球和各种动植物等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事物,它们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学艺术等社会现象,它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体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属于认识的范畴,它的主要任务是回答有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技术属于实践的范畴,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关客观世界“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目的是建立相应的操作体系。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点: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物质运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地球运动和天体运动等)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不受人的意志或意识的影响,是一种客观运动。 人文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以人及由人群组成的社会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对象本身包括个人、团体、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价值取向和信仰,同时,又受研究者本人的观念、信仰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知识要点:科学定义、技术定义、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二节: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2学时)?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发明名称发明者发明时间十进位制源于甲骨文公元前13世纪冶铁?佚名公元前513年铜锡合金记录源于《考工记》公元前4世纪左右针炙源于《内经》公元前3世纪左右水力鼓风设备杜诗公元31年造纸术蔡伦公元105年左右瓷器佚名公元3世纪左右浑天仪张衡公元2世纪初《九章算术》刘衡公元260年左右圆周率计算祖冲之公元5~6世纪农学著作 《齐民要术》贾思勰公元533~544火药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7世纪指南针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11世纪初活字印刷毕升公元1041~1048年医学巨著 《本草纲目》李时珍公元1578年李约瑟难题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李约瑟以 HYPERLINK /view/2138895.htm \t _blank 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 HYPERLINK /view/1840090.htm \t _blank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 HYPERLINK /subview/8751/5044850.htm \t _blank 工业革命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