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预案.ppt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一 一般特征 ; 二 研究历史和现状 19世纪中期 探索阶段 1933年以前 1933年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中闪锌矿测温 解决了成因问题 进入实用时期 国内 20世纪60-70年代进展快 80年代长足的发展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P、C、D (密度)、盐度 、同位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一 均匀捕获和不均匀捕获 通常认为包裹体是从均匀介质中捕获的。如果天然矿物中固相,液相,气相之间比例稳定,则为均匀捕获。 在单个矿物中,有时会看到一群包裹体,具有可变的相比例,则为不均匀捕获。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液体+固体 (二)液体+液体 (三)液体+气体 可以是沸腾的结果 P82 图3-1;二 捕获后的变化 ;三 成因分类与状态分类 ;第三节 包裹体样品的选择和制备;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三 抛光片的制备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粒级)1g-3g。 六 成分分析样品的制备 0.2mm-0.5㎜ 10克;第四节 包裹体的显微镜下观察与鉴定;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一、均一法;二、爆裂法;;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α石英→β石英 573℃。取拐点对应的温度作为爆裂温度与地质情况吻合。采用统一的石英标样利用拐点温度进行校正。 实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样品粒级有影响 样品重量基本没有影响;三 淬火法;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一.布隆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地质特征 矿床所在的大地构造属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区域NE向喀拉铁克大断裂的东南侧;布 隆 金 石 英 重 晶 石 脉 型 矿 床;金矿脉(石英重晶石复脉);;;根据矿脉的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生成顺序及矿石组构等特征,将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 ③重晶石-石英阶段 ,形成石英脉,重晶石石英脉和局部方解石重晶石石英脉。为金主要成矿阶段,金含量一般在1.0-6.7 g/t,局部在7.45-22.35 g/t。 ;④碳酸盐阶段,主要形成方解石细脉或铁白云石细脉;;二.流体包裹体研究 ;二.流体包裹体研究;;;石英阶段CO2的初熔温度为-58.1~-58.9℃,表明包裹体中CO2不纯,有CH4或N2存在。多数CO2的部分均一温度为16.1~27.1℃,仅有两个为2.9~3.6℃,CO2笼形化合物的熔化温度为6.3~8.8℃,峰值为7.8℃。根据Bozzo et al.(1973)的公式计算盐度: 盐度(wt% NaCleq)=15.52002-1.02342t-0.05286t2 石英阶段三相CO2包裹体水溶液的盐度为2.4~7.0 wt% NaCleq。 ;; ; 成矿流体的不混溶性 ;成矿流体的不混溶性;成矿流体演化;成矿流体演化; ;;2.氦、氩同位素;2.氦、氩同位素;;He、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壳。;;3.碳、氧、氢同位素 ;δ13CPDB值为-4.6--1.4‰,δ18OSMOW为17.2-21.1‰,大于世界原生碳酸岩和地幔碳同位素组成范围(-5± 2 ‰ ),略小于典型沉积碳酸盐同位素组成范围(-1 - 2%)。 CO2主要由于海相沉积碳酸盐经溶解作用??生,混合少量幔源碳。;;五.成矿作用;;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