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中南大学(====授课)研讨.ppt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中南大学(====授课)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中南大学(====授课)研讨

6. 2. 1 变形温度 塑性变形时金属所具有的实际温度,称为变形温度,它与加热温度是有区别的。变形温度既取决于金属变形前的加热温度,又与变形中能量转化而使金属温度提高的温度有关,同时又与变形金属同周围介质进行热交换所损失的温度有关。 6. 2. 2 变形速度 变形速度为单位时间内变形程度的变化或单位时间内的相对位移体积,即: 式中 ——变形速度; ——变形程度; V ——变形物体的体积; (秒-1) 6. 2. 3 变形中的热效应及温度效应 所谓“热效应”是指变形过程中金属的发热现象,热效应可用发热率来表示: 式中 ——发热率; AT ——转化为热的那部分能量; A ——使物体产生塑性变形时的能量。 塑性变形过程中因金属发热而促使金属的变形温度升高的效果,称为温度效应,用 表示: 式中 T1——变形前金属所具有的温度; T2——变形后因热效应的作用金属实际具有的温度。 6. 2. 4 热力学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1.变形温和变形速度恒定时,变形程度与变形抗力的关系 : 2.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恒定时,变形抗力与单相状态条件下的变形温度的关系为: 3.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恒定时,变形抗力与变形速度的关系为: 综合(6-4)、(6-5)、(6-6)式可写成 式中A、a、b、c、α 、β 、γ ——取决于变形条件和变形材料的常数,由实验确定; —平均变形程度; —平均变形速度; T—变形温度,K。 (6-4) (6-5) (6-6) (6-7) §6. 3 形变热处理 6. 3. 1. 低温形变热处理 6. 2. 3 高温形变热处理 6. 2. 3 预形变热处理 作业 1.何谓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它们在变形过程中,其组织性能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如何? 2.何谓变形织构,它对制品性能有何影响? 3.何谓塑性变形的热力学条件? 4.何谓热效应与温度效应?它对塑性加工有何影响? 5.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温度——速度规程应如何确定? 6.何谓形变热处理?它有哪些基本类型,其组织性能变化的特点如何?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Principl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 Metal Processing 第四篇 金属塑性变形力学解析方法 解析对象 主要是求解变形力,此外可以求解变形量和变形速度等 解析方法 工程法(Slab法,主应力法) 滑移线法(Slip line) 上限法(Upper bound)(下限法)、上限单元法(UBET 有限单元法(FEM,Finite Element Method) 金属塑性加工时,加工设备可动工具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所需加的外力称为变形力。变形力是确定设备能力、正确设计工模具、合理拟订加工工艺规程和确定毛坯形状尺寸的必要的基本力学参数。 第7章 金属塑性加工变形力的工程法解析 §7.1 工程法及其要点 §7.2 直角坐标平面应变问题解析 §7.3 圆柱坐标轴对称问题 §7.4 极坐标平面应变问题解析 §7.5 球坐标轴对称问题的解析 §7.1 工程法及其要点 求解原理 ——工作应力,一般它在工作面上是不均匀的,常用单位压力 表示 S——工作面积 ,按“工作面投影代替力的投影”法则 求解 求解要点 工程法是一种近似解析法,通过对物体应力状态作一些简化假设,建立以主应力表示的简化平衡微分方程和塑性条件。 这些简化和假设如下: 1.把实际变形过程视具体情况的不同看作是平面应变问题和轴对称问题。如平板压缩、宽板轧制、圆柱体镦粗、棒材挤压和拉拔等。 2.假设变形体内的应力分布仅是一个坐标的函数。这样就可获得近似的应力平衡微分方程,或直接在变形区内截取单元体,截面上的正应力假定为主应力且均匀分布,由此建立该单元体的应力平衡微分方程为常微分方程。 3. 采用近似的塑性条件。工程法把接触面上的正应力 假定为主应力,于是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塑性条件 可简化为 或 对于轴对称问题,塑性条件 可简化为 3. 冷变形时金属性能的变化 (1)物化性能 a. 密度 金属经冷变形后,晶内及晶冷变形后密度降至8. 886克/厘米3。相应的铜的密度是由8. 905克/厘米3,降至8. 89克/厘米3。 b. 电阻 晶间物质的破坏使晶粒直接接触、晶粒位向有序化、间出现了显微裂纹、裂口、空洞等缺陷致使金属的密度降低,如图6-6所示。 c. 化学稳定性 冷变形后,金属的残余应力和内能增加,从而使化学不稳定性增加,耐蚀性能降低。 除此之外,冷变形还可能改变磁性。如锌和铜,冷变形后可减少其抗磁性。高度冷加工后,铜可以变为顺磁性的金属,对顺磁性金属冷变形会降低磁化敏感性等等。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