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8513线九寨沟(川甘界)至绵阳段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G8513线九寨沟(川甘界)至绵阳段高速公路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概况
拟建工程主线起于九寨沟县川甘界青龙桥,经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止于绵阳市游仙区张家坪,顺接绵阳至遂宁高速,设十字形枢纽互通立交与绵广高速相交。九寨沟支线起于双河松柏,止于九寨沟县城北中田山接省道S301。路线位于东经104°10′~104°55′,北纬31°35′~33°15′区内,呈南北向条带状展布。
项目建设里程259.154公里,包含主线及九寨沟支线,其中项目主线路线长241.638公里(阿坝州境54.320公里,绵阳市境187.318公里;其中黄土梁隧道AK41+150-AK63+673.71段已单独立项并取得环评批复);九寨沟支线长17.516公里(均位于九寨沟县境内)。主线及九寨沟支线均采用路基宽25.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标准。项目经过九寨沟县、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绵阳市游仙区等5县区。
1.1 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根据确定的路线起点和终点,综合考虑路线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形地貌、环境敏感区及地方政府意见,在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规划通道范围内,拟定了A、A1、B、C、D、E、G、W、T、Z线路线设计方案,详见表1-1。
表1-1 绵九路路线设计方案一览表
序号路线方案(桩号范围)里程(km)方案比选理由1A线(AK0+000~AK242+175.64)241.638推荐线右线贯通2B线(BK207+000~BK230+070.36)23.070止点接点比较3C线(CK177+900~CK203+316.81)25.417穿越中央断裂地质比较线4D线(DK41+150~DK68+864.27)27.714控制性工程:黄土梁比较线5E线(EK140+400~EK149+816.04)9.416跨涪江:特大桥位比较线6G线(GK207+000~GK232+723.98)25.724江油市过境比较线7W线(WK0+000~WK85+424.83)85.425省界接线比较线8T线(TK0+000~T K13+252.82)13.253省界接线比较线9A1线(A1K0+000~A1K23+314.55)23.315省界接线比较线10Z线(ZK0+000~ZK17+515.588)17.516九寨沟支线路线总计(同精度方案)492.488推荐A方案+Z线共长259.154Km1.1.1 A方案和I方案
因A线走廊平通~桂溪段为 “5.12”地震重灾区,路线与中央断裂带平行且距离较近,江油过境也存在东线走廊比较,特拟定桥头九岗岭~南泽坝(响岩镇南)~北城~沿涪江经武都~江油~张家坪I方案进行论述性比选论证。
I方案穿越观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及窦圌山—佛爷洞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存在重大法律障碍,环境不可行;A方案不存在法律障碍,且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A方案优势明显。因此环评推荐采用A方案。
1.1.2 A方案和H方案
鉴于平武县城以北火溪河路段与省道S205和火溪河电站开发项目相互干扰严重,拟定黄羊坝~水晶~阔达走廊H路线方案进行论述性比选论证。
H方案穿越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且无法避让,存在重大法律障碍,环境不可行;A方案不存在法律障碍,且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A方案优势明显。因此环评推荐采用A方案。
1.1.3 省界接线比较段:A方案和W方案
起点川甘交界区域,根据特殊的地形、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川甘两省路网规划、提出了A线走廊,接线点青龙桥;W线走廊,接线点摩天岭;以及A线走廊的局部比较方案T线,接线点野猪关梁子三个接线点。以青龙桥为节点,A方案和W方案、A方案和T方案闭合进行同精度比选论证。
W方案在甘肃境内穿越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且线路难以完全避让,因此从环境角度而言W方案不可行,环评推荐采用A方案。
1.1.4 省界接线比较段: A1+A方案和T方案
相对A线走廊川甘交界处青龙桥,根据起点区域及中间通过主要控制点进行分析,拟定局部比较方案T线(川甘交界野猪关梁子),为方便两省省界接线方案研究,按甘肃境、四川境内形成完整闭合方案(即从甘肃文县中寨乡至四川九寨沟县双河乡抹地口)A1+A方案和T方案进行同精度比选论证。
T方案在甘肃境内穿越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且线路难以完全避让,因此从环境角度而言T方案不可行,环评推荐采用A1+A方案。
1.1.5 黄土梁隧道段:A方案和D方案
黄土梁隧道为单独立项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已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批复(川环审批[2014]50号),目前隧道段A、D方案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