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相关问题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相关问题 一.请教, 正负极的集流体分别用铝箔和铜箔,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反过来用有什么问题吗?看到不少文献直接用不锈钢网的,有区别吗? 1、采用两者做集流体都是因为两者导电性好,质地比较软(可能这也会有利于粘结),也相对常见比较廉价,同时两者表面都能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 2、铜表面氧化层属于半导体,电子导通,氧化层太厚,阻抗较大;而铝表面氧化层氧化铝属绝缘体,氧化层不能导电,但由于其很薄,通过隧道效应实现电子电导,若氧化层较厚,铝箔导电性级差,甚至绝缘。一般集流体在使用前最好要经过表面清洗,一方面洗去油污,同时可除去厚氧化层。 3、正极电位高,铝薄氧化层非常致密,可防止集流体氧化。而铜箔氧化层较疏松些,为防止其氧化,电位比较低较好,同时Li难与Cu在低电位下形成嵌锂合金,但是若铜表面大量氧化,在稍高电位下Li会与氧化铜发生嵌锂发应。AL箔不能用作负极,低电位下会发生LiAl合金化。 4、集流体要求成分纯。AL的成分不纯会导致表面膜不致密而发生点腐蚀,更甚由于表面膜的破坏导致生成LiAl合金。 铜网用硫酸氢盐清洗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烤,铝网用氨盐清洗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烤,再喷网导电效果好。 二.有个问题请教。我们在测卷心短路时,采用的电池短路测试仪,电压多高时,可以准确测试出短路电芯,还有,短路测试仪的高电压击穿原理是什么样的,期待你详细解说,谢谢! 用多高的电压来测电芯短路,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贵公司的工艺水平; 2.电池本身的结构设计 3.电池的隔膜材料 4.电池的用途 不同的公司采用的电压不太一样,不过很多公司都是不管型号大小容量高低清一色用同一电压的。以上几个因素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可以这样排列:1432,即是说,贵公司的工艺水平决定短路电压大小。 击穿原理简单说来,就是由于在极片与隔膜间,如果存在一些潜在短路的因素,如粉尘,颗粒,较大隔膜孔,毛刺等,我们可以称之为薄弱环节。在固定的,较高的电压下,这些薄弱的环节使得正负极片间的接触内阻要比其它地方要小,容易电离空气产生电弧,;或者是正负极已经短路,接触点较小,在高压条件下,这些小接触点瞬间有大电流通过,电能瞬间转换成热能,造成隔膜融化或瞬间击穿 论根据比较复杂,从数据表现上来看 ,是根据电池的化成CV曲线图来制定化成步骤,可是目前几乎没有企业采用,因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什么叫CV。 老化是一个不太科学的说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陈化和熟化。陈化指的是电池注液后在一定环境条件(当然包括荷电状态)的搁置,熟化是电池在化成后分容前,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搁置。 以上两个步骤都有人称老化,如果细节对比的话,圆柱,软包,方形硬壳电池的步骤不太一样,会生成更多步骤和更多名词,不同的名词所针对的步骤会不太一样。 先说明你们指的老化是哪个工步,我再作进一步解释。 多谢 ,我说的就是化成后分容前 的熟化。 满电是不可能的了,没有人会用到满电的,因为电池在化成后内部结构和电池性能还不稳定。 具体要多大的荷电状态,最佳值是什么,没有唯一值,不同的材料体系,不同的工艺水平,其结果也就不太一样了。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电池在老化后,性能合格稳定而已。 主要判断标准也就是一些常规性能: 1.电池的容量。这是一个最前提的标准。 2.电池的内阻,厚度,电压。如果化成不好,会影响电池的内阻,主要是极化原因,不均匀的极化,因为化成后的老化没有达到让电池性能稳定之目的。电压嘛,可以简单判断电池的充电容量,也是许多用电器的自动判断标准。 3.电池的循环、储存,搁置性能。容量合格并不能说明你的化成步骤就是合理的,因为很多问题是在后期才会暴露。如果电池化成不好,就算开始容量合格,到了后期,由于负极嵌锂不均匀,或者电解液分散不佳等不稳定现象,肯定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储存性能,会有大量不可逆容量损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朋友提出:电池在搁置一段时间内内阻会发生变化,循环会鼓壳,或者说搁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低容的其中一个原因。 结论就是:电池化成不充满,充多少(荷电状态)老化,由材料体系和工艺性能要求决定,具体值,还得自己去做实验确定。 我们现在用的是饱电老化就是预充后我们又对电池化成,把电压充到4.17V以上,再对电池进行熟化。现在我们打算对电池进行半电老化3.80-3.90V再对电池进行老化。但这样我找的理论根据不足,请指点! 又是做实验的老套路:瞎整! 没有任何理论指导,也没有经验指导,甚至整个公司上下无人去研究原理,也没有人去调查研究。很多所谓的理论指导,在任意一本锂电相关的课本书籍都可以查到,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常识。 这样也不是说得不出正确结论,平行做N个实验,瞎子摸路的方式只是得出结论的周期慢一些而已,只要老板有钱,多做几个实验还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的。 你的叙述很不严谨,预充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