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练功;概说;一.起源与发展;少林内功;易筋经;;易筋经;;易筋经概念;易筋经;少林内功;特点;二.推拿练功的目的与应用;三.推拿练功的作用;四.练功的运动量;五.练功的注意事项;练功前的准备;练功中的注意事项;练功后须知;六.练功的营养卫生;第二节 推拿练功的姿势、呼吸及意念;姿势;呼吸;四种呼吸方法;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推拿练功的意念;;现代研究;
乾隆年间曾引起无数高手争夺的内功宝典;
中华健身养生史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传奇
功法;;中华养生功法; 易筋经
一、基本知识
1、功法源流考证:
(1)达摩传易筋经说
相传为南北朝少林和尚达摩祖师所创, 但是具体年代
不能考证。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演变为多种功
法;比较流行的是清代潘霨于1858年整编,并收录于《卫
生要术》中的“易筋经十二图”。
;(2)天台紫凝道人所作说
认为应该是明朝天启年间天台道人紫凝所
著,认为易筋属于道家思想,达摩仅是托名而
已。
(3) 少林僧侣改编说
认为易筋经是渊源于中国古代导引术,并在
传入少林寺后,经过少林僧侣改编完善,最终融
合为佛道两家内功之长、兼具技击和养生功能的
中国内功宝典。
;2、“易筋经”含义; 《易筋经》原文:“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赋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
“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通过“易筋”——起到“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弛者
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的效果。
;4、练功要领;(二)意守丹田,刚柔相济
意守丹田就是微微用意想着丹田(脐下3寸)
,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有助于形成腹式呼吸,增
强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同时有助于使头部和胸
部放松,血液下行,使下盘牢固,做到上虚下
实,动作灵活自如。但必须注意不可过分用力,
动作运用中要求刚柔有度,松紧得当,否则会适
得其反,造成精神紧张,甚至引起不良后果。
;(三)呼吸??然,动作自然
初练者从起势到收势均采用自然呼吸法,要求呼吸自
然、柔和、流畅,不闭气、憋气,不刻意追求呼吸的深长
绵绵、细柔缓缓,也不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配合,不要让
呼吸成为心理负担。
动作熟练后,主要采用腹式呼吸,以加深呼吸和增强
内脏器官功能。一般以伸展动作配合呼气,收缩动作配合
吸气;以脊柱旋转动作配合呼气,脊柱旋转之后的动作配
合吸气,下蹲时呼气,起身时吸气。 ;(四)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易筋经大多要求配合呼吸,用内劲做动作,
而且要求全身和四肢都随着内劲紧动,因此运动
强度和运动量较大,必须循序渐进。练功的时
间,次数及动作的强度,都要因人,因时,因地
而异,不可勉强过量。练习者年龄、性别、职业
和健康状况各不一样,病因病机也不一样,在练
习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异;遵循由易到难,由浅
到深,循序渐进原则;;5、如何学习“易筋经”?;6.易筋经能单个动作练习否?一天几遍合适?;7.易筋经适合什么样人群练习?;8.易筋经内功练习中注意事项;9.基本手型;二、.基本步势;并步站势:两脚相靠,足尖并拢;
开立步站势:左足向左横跨一步,与肩同宽,两
足平行,足尖向前。
二者要求全脚掌着地,两腘空松不可挺直。心平
气定,神智安详。
应用:
站势全身各部肌肉放松,便于意守调息,是易筋
经的基础步势。
若双脚足跟离地,以前掌和足趾着地的开立步站
势则用于横胆降魔杵势、掌托天门势中。;步势:左右分开两脚,略宽于肩,两足平行,足尖向前,脚掌着地,屈膝半蹲,膝不过足尖,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膝微微内扣。;弓箭步势
锻炼下肢;丁字步势;应用:
丁字步势上松下实,初练时,支撑腿可先
浅蹲,(稍微屈膝下蹲)随着功力长进应
渐渐深蹲,以加强腿力的锻炼,并使全身
气血得以畅达。主要用于摘星换斗势中。;三、易筋经基本功势;【预备势】;1.两臂展平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开
立步势;两臂掌心向下,
同时外展至与肩平。
2.环拱抱球
转掌心向前,缓慢收拢,
屈肘前臂旋内,肩带自然下沉,
屈肘90略下垂,前臂掌面朝下,
指端向上,掌心内凹相对,双手
呈抱球状,距离15cm。
3.抱掌合拢
肩关节外展90度,双掌合拢成拜佛势十指端向上。
4.旋臂指胸:两臂旋内,以指端对胸。;【要领】;应用;注解一;第二势 韦馱献杵第二势横胆降魔杵;【预备势】;1.两手下按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开立步势;
两手用力下按,掌心朝下,指端向前,
腕背伸,肘挺直,两目平视。
2.提掌前推
两手掌心向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REV01.xls VIP
- IPC-2221C-EN TOC2023印制版设计通用标准 Generic Standard on Printed Board Design.pdf VIP
- 艺术类教师年度考核登记表范文.docx VIP
- 2025新人教新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课文语法知识讲解学案.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docx VIP
- 饮水机出货检验标准【V1.0】.doc
- 直播运营竞业合同协议.docx VIP
- 安全管理资料目录(新版).doc VIP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学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