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优】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VIP

【学练优】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练优】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1 华东师大版

*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曲凄凉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侵占富饶家乡的日寇的愤懑之情,是什么原因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四处流浪”? 是什么原因使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情境引入 一、九一八事变 历史背景: 时间: 借口: 结果: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为摆脱困境,缓和国内矛盾,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1931年9月18日 占领沈阳城 柳条湖事件 合作探究 田中义一 日本田中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 欲征服支那(近代日本称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义一 被日军炸毁的柳条湖段铁轨 日军攻占沈阳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的态度如何?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置可也。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1931年9月19日 读一读 想一想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 “七三一”部队在我同胞身上进行细菌实验 九一八事变后背井离乡的民众到处流浪 上海青年:“除非我们死,我们决不回来!” 上海百货公司前悬挂“国难”横幅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九一八事变后,邮局在信封上加盖“还我河山”字样 东北民众抗日自卫军 共产党员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密林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敌寇血战,将军阵亡后,日酋岸谷隆一郎下令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杨靖宇将军 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和共产党人吉鸿昌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三、西安事变 时间: 人物: 目的: 性质: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 是一次“逼蒋抗日”的爱国“兵谏”,而不是以推翻蒋介石统治为目的的兵变。 逼蒋抗日 《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进行报道(1936-12-13) 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和杨虎城 两位将军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们不计较团体和地方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 何应钦(1890.4.2—1987.10.21),贵州兴义人,中国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时,任军政部长。代表国民党亲日派,力主武力解决,部署重兵准备进攻陕西,轰炸西安。他表面上是要营救蒋介石,实则是为了置蒋于死地,以便取而代之。 何应钦   以宋子文、宋美龄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主张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反对马上“讨伐”,这正反映了英美帝国主义害怕南京政府被日本控制的心理。 宋美龄在政治顾问端纳(左)的陪同下前往西安 因为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他的地位在中国暂时是无人可以代替的。杀掉蒋介石,中国势必出现全国内乱,不但达不到“逼蒋抗日”的目的,还会使日本乘虚而入。 杀蒋? 放蒋? 放蒋。 周恩来(左三)、秦邦宪(左一)、叶剑英(左二)应邀赴西安,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通过谈判,于12月25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参加西安谈判的中共代表 1.民族危机空前,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外部原因) 3.张、杨爱国,接受中共主张;(内部原因) 4.蒋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张、杨为什么“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