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9.4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xVIP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9.4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9.4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 戊戌政变 一、选择题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太后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太后的权威 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太后统治的基础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 解析:戊戌变法触及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 答案:B 2.《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解析:百日维新颁布了包括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等内容的变法诏书。戊戌政变的发生标志着百日维新的破产,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恢复,经济特科被取消。故选B项。 答案:B 3.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解析:A、C、D三项均是从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的角度上考查。B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 答案:B 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戊戌变法哪方面的意义(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由材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始清醒”,说明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项说法符合题干材料涵义。A、B、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C 5.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没有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参考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失败。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