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练习:1.1.3 六月我们看海去 Word版含解析.docxVIP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练习:1.1.3 六月我们看海去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练习:1.1.3 六月我们看海去 Word版含解析

六月,我们看海去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B.我们/常常/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 C.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 D.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解析:C项,三个“我们”重复,语意应是焦急的,不应停顿。 答案:C 2.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潘洗尘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其诗作有着独特的风格。 B.《六月,我们看海去》不仅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C.本诗语言的巧妙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等句子就表现了这一点。 D.由于本诗多用省略标点的长句,所以在节奏上略显拖沓,是美中不足之处。 解析:本文运用复沓的长句,造成一种强烈的动态视觉和听觉美感,有着音乐一般的节奏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诗的突出优点。 答案:D 3.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 B.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C.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D.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 解析:A项中的“风霜”、B项中的“坐标轴”、D项中的“机器”都是比喻。C项中的“抚摸”是拟人。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饮九月初九的酒 潘洗尘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挥也挥不去 载也载不动 我看见儿时的土炕 和半个世纪的谣曲 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 摇也摇不动的摇篮 摇我睡去 摇我醒来 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 母亲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群不归的候鸟 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 我看见遍野的金黄 和半个世纪的老茧 都凝在父亲的手上 三十年了 总是在长子的生日 饮一杯朴素的期待 九月初九的酒 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 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 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 饮九月初九的酒 饮一缕绵绵的乡愁 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圆也中秋 缺也中秋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一是结合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如:摇篮、候鸟、新月、中秋、老父、老母等。二是结合相关诗句理解。如“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饮一缕绵绵的乡愁”等。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了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5.为什么说母亲“眉头深锁”既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 解析:母亲的喜,诗中有明确交代,是“生我时的喜”,自然是因得到一个新的生命而高兴。母亲的忧需结合全诗理解:儿子长大后,身在千里之外,需知“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参考答案:母亲为生“我”而喜,为“我”的成长尤其是长期漂泊在外而忧。 6.诗人为什么选择“九月初九”这个特定时间来写? 解析:注意“九月初九”这个节日的特殊内涵:“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怀乡的日子。 参考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游子思亲是我国的传统。 7.导学人为什么说“圆也中秋/缺也中秋”? 解析:“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特殊日子。“圆也中秋/缺也中秋”很显然是说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参考答案:月圆中秋是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是思乡思亲的时候。九月初九是月缺时,诗人也像中秋时一样,思念家乡和亲人。意思是无论什么时候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都时刻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三、语言表达 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话,表达同一个中心。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                         ? 解析:注意仿句式、仿修辞、仿句意。 参考答案:我们要踏着浪花也让浪花兴奋地抚摸我们纯真的欢乐 我们要扬起船帆也让船帆自豪地抚摸我们深邃的思想 9.请把下面两句古诗改写成一段话。200字左右。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解析:一是注意描绘形象:“落花”“人”“微雨”“燕”;二是注意人(独立)与燕(双飞)的对比;三是注意揭示人物的情感:孤独、寂寞。 参考答案:花儿已经开始谢了,正飘飘然然地随风落下,而孤独憔悴的人呢,伫立于凄冷高楼之上,暗自伤心。窗外正下着绵绵细雨,清冷的雨雾中,一对不解我寂寞之心的燕子正比翼双飞,大秀恩爱,穿过微细雨帘,从我头顶上空掠过。看到这对燕子,我更加愁苦不堪啊:无知的燕子,尚且知道比翼齐飞的欢快,而有情的我和她,却各分天涯,难以重逢,这是何等难以忍受的现实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