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练习:2.4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Word版含解析.docxVIP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练习:2.4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练习:2.4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Word版含解析

4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漪沦/罗绮   浠水/稀罕   铁罐/登鹳雀楼 B.霉菌/菌子 发酵/哮喘 河畔/悍然挑衅 C.青荇/衍射 漫溯/朔方 斑斓/无耻谰言 D.笙箫/萧索 饶恕/骁勇 不啻/瓜熟蒂落 解析:A项,yī/qǐ,xī,guàn;B项,jūn/jùn,jiào/xiào,pàn/xìn;C项,xìng/yǎn,sù/shuò,lán;D项,xiāo,ráo/xiāo,chì/dì。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2)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和“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崇敬有加。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百姓往往    。? (3)有人认为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学生多花一点钱也    。? A.异曲同工   敬而远之   无可非议 B.殊途??归 敬而远之 无可厚非 C.殊途同归 望而生畏 无可非议 D.异曲同工 望而生畏 无可厚非 解析:“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1)句应选“殊途同归”。“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2)句应选“敬而远之”。“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还是可以理解或原谅。(3)句应选“无可厚非”。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样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B.晚清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中国的征服,使中国文化的底气显得有些不足。 C.近年来,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那些粗制滥造、夸张离奇的垃圾作品,也许在几年后,甚至一年后就会被人们遗忘得一干二净。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解析:A项,不合逻辑,“不仅”与“而且”领起的分句位置颠倒。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一个。D项,语意重复,“切忌”和“不要”保留一个。 答案:C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站在昆明湖边 ②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③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 ④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 ⑤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 ⑥又典雅秀丽 ⑦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 ⑧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③⑥①②⑧④⑤⑦ C.⑤④⑦③⑥①⑧② D.①⑧②③⑥⑤④⑦ 解析:①⑧②为总结句,放在最后。描写景物的段落,通常是先写景后抒情,所以选C项。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 春 光 闻一多 静得像入定了的一般,那天竹, 那天竹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 那碧桃,在朝暾里运气的麻雀。 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 蓦地一道阳光晃过我的眼前, 我眼睛里飞出了万支的金箭, 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 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 忽地深巷里迸出了一声清籁: “可怜可怜我这瞎子,老爷太太!” 5.本诗前后两节中的意象构成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可以分析两节诗描写的内容体现的特点,然后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或者抒发的情感等。 参考答案:前后两节中的意象构成对比关系。第一节描写了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让人心旷神怡的春光图;第二节描写了一幅黯淡、凄惨的图景:幽暗深远的小巷,衣衫褴褛的盲人在乞讨。第一节意象抒发的是“春喜”,而第二节意象抒发的是“春怨”,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冷酷黑暗现实的审视与反思。 6.“忽地深巷里迸出了一声清籁”中的“迸”字换用“传”字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可以先分析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分析使用的写作手法的不同以及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用“迸”字,写出了盲人乞讨呼唤声的凄厉、响亮,它照应“忽地”一词,突出这种声音来得突然,把人从眼前的绚烂、迷醉的春光中拉出来,去窥探那春天里的严酷与肃杀、枯萎与破败的惨景,具有振聋发聩、催人深省的效果。用“传”字,则显得平淡,不能充分地表达诗人对现实的忧愤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