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章 地壳运动1-构造运动概述
地壳运动;前言;构造尺度
大至全球性,小至纳米级
本教材分六级:
1. 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 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 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的图上,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 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小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 微型构造(显微构造) :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 (位错);;一般分三级:
1. 大构造-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1:20万比例尺图幅的范围)
2. 小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3. 显微构造: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构造尺度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手段与方法不同,侧重的内容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3)升降构造:
岩石圈地幔垂向运动,导致地壳的上升和下
降,区域性的隆起和坳陷(山系、高原、盆地)
(4)走滑构造:
顺直立剪切面水平方向(走向)滑动或位移
形成的构造
(5)滑动构造:重力滑动构造
(6)旋转构造:陆块绕轴转动形成的构造;研究方法
野外观察和地质填图始终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学习方法;2、重视实践环节
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理论概念要通过试验来检验和深化。因此,本课程除了讲授理论科外,还有8次实验,观察常见的矿物、岩石标本,最后还进行野外实习(二个星期)
;;构造运动的概念及分类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岩层产状
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构造运动的分类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构造运动的方向性;举例;
现代水平运动典型例子
——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
该断层形成于侏罗纪,从那时至今一直运动。1882~1946年间做了4 次定量测量,南西盘往NW方向移动。平均1cm/年, 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也主要是由于断层错动引起的。;;;;挤压作用形成褶皱山脉;构造运动的速度与幅度;构造运动的不均匀性;构造运动的阶段性;岩层产状;1.走向: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即走向。或岩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方向即走向。
走向线: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2.倾向:倾向是表示岩层倾斜的方向。
倾斜线: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直线称为倾斜线。
倾斜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3.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倾角)。
视倾角:在不垂直岩层走向线的任何方向量得的倾角叫视倾角(假倾角)。;真倾角和视倾角的数学关系 ;真倾角和视倾角的关系;岩层产状要素的两种表示方法(文字或符号表示);符号表示法(地质图上表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水平岩层的主要特征:
1.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 老岩层在下(谷底),新岩层在上(山顶)
3. 岩层顶、底之间的高差为岩层的厚度
4. 出露宽度是顶、底面露头线的水平距离,取决于 岩层厚度、地面坡度;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 ;倾斜岩层形成的地貌;;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于是便形成了倾斜岩层。倾斜岩层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的一部分。 ;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或表现) ;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古罗马时代著名大理石柱柱子下部一段是在1533年火山喷发时被火山灰掩埋部分,柱面光滑;其上2.7米一段在地壳下降时淹没在海水中,被海水和牡蜊侵蚀了许多小孔。;;;;4、地质证据
a.沉积厚度
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资料能反映地壳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如浅海的水深不超过200m,故浅海沉积物厚度按理要少于200m,北京西山中元古代浅海相白云岩厚度达3000-4000m,远远超过浅海的水深,说明当时是一边沉积,地壳一边下降。
b.岩相的变化
岩相的概念:反映沉积岩形成环境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的综合叫岩相(或沉积相)。岩相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如地壳上升,引起海退,粒度粗的沉积物盖在细的深水沉积物上。
如地壳下降,引起海进,粒度细的沉积物盖在粒度粗的沉积物上。;c.岩石的变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1899马工程考古学概论(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ppt VIP
- 化粪池清掏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FANUC数控系统主轴伺服电机参数说明书.pdf VIP
- 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工作总结计划.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口腔功能检测设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docx
- 小收纳 大世界——整理与收纳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docx VIP
- 《探索性数据分析及其应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