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兩漢酷吏行事作風之探討
PAGE
PAGE 24
兩漢酷吏行事作風之探討
一、緒論
在漢代開國的初期,典制承襲秦代,在政治思想上,卻有著不同於秦的態度—與民休息。到了中期,黃老之治以不被武帝所青睞,關鍵在於他的治國政策。武帝對內「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外爭伐匈奴及閩越,用兵不斷。由於連年征戰,軍資耗費極大,成為國家主要負擔,因此經濟問題漸漸浮上台面。從秦代一直存在著貨幣私鑄的問題,一直到武帝時才真正面對此一問題。而伴隨著經濟問題的便是社會治安問題。地方豪強、無賴危害人民;加上貴族的欺壓與威勢,使人民不堪其擾。對於日漸嚴重的經濟與治安問題,必須有一批能夠快速並有效處理這些問題的官吏。因著國家與社會的需求,武帝選擇了一批符合這樣需求的官吏,置於社會治安與經濟最混亂的地方。這些官吏由於使用的手段嚴酷,雖然解決了部分的問題,??民與社會卻也相對的付出了代價。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賦予這些對國家、社會與人民有影響,且佔有地位,以殘酷的手段施政的官吏,稱他們為「酷吏」,並為之作傳,給與後世史書豎立酷吏官僚的典型。在東漢,酷吏們在法律的執行上更是極端與貫徹,而對象則換成了宗室、外戚、地方豪族與宦官。
參看三史〈酷吏列傳〉的過程中發現史家對於酷吏的作為與定位有著不同的看法。《史記》〈酷吏列傳〉是一篇記述漢代酷吏影響人民的種種嚴酷行為,而最盛行的時期是在武帝一朝。太史公藉由描述酷吏的各類暴行,來指謫時政。 陳儷文,〈《史記?酷吏列傳》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頁四一。
並揭露了漢武帝「援飾以儒術」的政治真相,為後世史書豎立酷吏官僚的典型。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頁三九九。也說明史公在人民慘澹呼號的巨大響聲中,要暴露出「援飾以儒術」下的政治真實內容,要描寫所謂酷吏政治真正猙獰的黑暗面目。說明此殘暴政治,皆出於「上以為能」的武帝主動的要求,並指出這種酷吏政治必使正常的運行規於荒廢。《酷吏列傳》贊「自張湯死後,網密,多詆嚴,官事寖以秏廢。九卿碌碌奉其官,救過不贍,何暇論繩墨之外乎」正指此而言。
《漢書》〈酷吏列傳〉基本上承襲《史記》內容,但也因為漢書作者班固所處的時代不同,有了另一種架構的意義。由於斷代的緣故,入傳的個體增加了,但就立傳動機而言,《史記》強調當時的社會問題,作為酷吏產生的時代意義。而《漢書》的立傳動機就有所不同,雖然同樣強調是社會問題,但卻不認同酷吏存在的意義。 譚傳賢,《秦漢時期官僚分類研究-以三史〈酷吏列傳〉為例》,頁五一。
《後漢書》〈酷吏列傳〉的編撰者處於兩漢完結之後的時代, 根據《宋書》,卷九十六〈劉湛、范曄列傳第二九〉,〈范曄傳〉,記載:「…義康大怒,左遷曄宣成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因此稱之為編撰者。
在觀察的視角上有著總結性的看法。對於《史記》與《漢書》中所記載的官僚,也有承先啟後的態度:
漢承戰國餘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姦軌,先行後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橈之威。違眾用己,表其難測之智。至於重文橫入,為窮怒之所遷及者,亦何可勝言。故乃積骸滿阱,漂血十里。致溫舒有虎冠之吏,延年受屠伯之名,豈虛也哉!若其揣挫彊埶,摧勒公卿,碎裂頭腦而不顧,亦為壯也。 范曄,《後漢書》,卷第七十七,〈酷吏列傳〉,頁二四八七。
在此提出了一個重要觀念,及酷吏的「吏」所應該定位的意義。《史記》與《漢書》並未提出明顯的「官」與「吏」的概念,而後漢書在為酷吏立傳時,敘首說明了,作為一個酷吏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臨民之職」,其施政手段,必須要與人民直接接觸,並有所影響,才能構成「吏」的定位。 譚傳賢,《秦漢時期官僚分類研究-以三史〈酷吏列傳〉為例》,頁五三。徐復觀,《兩漢思想史 卷三》,(頁三九九)。中也提到與人民直接發生關係的是執法之吏與治民之吏。但漢承用秦法為治,刑法嚴苛,至武帝愈演愈烈,形成酷吏政治。
根據上所分析的結果是,不同時代的史家對於當時或前代的酷吏們的描寫,以不同的角度與立場分析,提出新的看法,無論是批判或者是為其找出時代意義。由此,酷吏們的行事作風,雖然皆是執法嚴酷懲治姦邪盜賊、豪強宗室,但酷吏的政治思想以及對於法律的態度是否能夠從其行事作風中窺見一斑。
對於漢代的酷吏研究,一直是相當熱門的研究題材。許多學者已經針對酷吏的群像有多方的討論。在民國以前,就已經有學者加以討論。 前引書,頁二。文中提及作者所見最早的討論酷吏型官僚的學者是在明人所輯的《史學評林》(頁二二六)中,收錄宋人倪思對於〈酷吏列傳〉的論點。
但是多對〈酷吏列傳〉的批判,連帶的對武帝的政治也加以攻擊,並帶有濃厚的道德色彩,有些類似官箴的性質。 前引書,頁二。文中提到民前學者對酷吏研究多屬於讀書劄記的形式。
民國以後的酷吏研究,因為史料的取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