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第七章-特异性免疫应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邬向东 江西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教研组 二O一二年九月;第七章 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一节 抗原提呈;一、蛋白质抗原提呈;(一)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a)巨噬细胞伸出伪足捕获入侵的大肠杆菌;2、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和转运;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模式图;外源性抗原的溶酶体提呈途径 ;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模式图;(二)内源抗原的提呈途径 ;内源性抗原的胞质胶溶胶提呈途径 ;2、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和转运;2、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和转运;内源性抗体的加工及提呈过程;内源抗原的提呈途径;两种抗原处理与递呈途径的比较;二、脂类抗原提呈途径 ;2、CD1对脂类抗原的识别;3、脂类抗原配体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CD1分子提呈抗原途径 ;4、CD1限制性T细胞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三、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 ;细菌入侵后抗原呈递的基本种类和过程;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机制 ;一、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二、细胞免疫应答 ;二、细胞免疫应答;(1)TCR结构 ;TCR的4种肽链分子质量不同,结构类似,其分子量差异是由糖基化程度不同所致。 每条肽链均有4个结构域即:可变区、恒定区、跨膜区和胞内区,其大小分别为:100、150、20和5~15个氨基酸残基。 TCR的两条肽链由二硫链连接,其二条链的可变区共同构成抗原肽结合沟槽。可变区与Ig结构相似,也有CDR和FR结构。 ;(2)CD3复合物;(2)CD3复合物;2、T细胞对抗原识别 ;2、T细胞对抗原识别;T细胞活化相关信号分子;3、TCR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T细胞-APC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A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 B抗原提呈细胞;(二)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活化过程 ;免疫突触的功能;(二)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活化过程;(二)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活化过程;4、T细胞的活化过程 ;T细胞的活化过程;T细胞活化产生的效应分子;(三)效应T细胞的作用;1、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时起作用的主要细胞因子及其作用;DTH时起作用的主要细胞因子及其作用;Th1细胞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DTH时起作用的主要细胞因子及其作用;2、细胞毒效应 ;2、细胞毒效应;2、细胞毒效应;CTL杀伤靶细胞过程;CD8+CTL杀伤靶细胞机制;CTL诱导靶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毒效应的主要表现和意义;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三、体液免疫应答 ;(一)、B细胞的表面膜蛋白分子及其性质;BCR复合物;(一)、B细胞的表面膜蛋白分子及其性质;(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B细胞激活的胞内信号;(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B细胞的活化;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示意图;B细胞的增殖;(三)、TH细胞的辅助作用 ;(三)、TH细胞的辅助作用;T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B细胞摄入抗原,并在提呈给T细胞的同时也接受T细胞的信号,分裂分化为抗原形成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三)、TH细胞的辅助作用;(四)、CK在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 ;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2、促进抗体合成和分泌;IL-4是唯一的IgE的转换因子,它还能促进小鼠IgG1产生; IFN-?可促进小鼠IgG2a产生; TGF-?可刺激粘膜淋巴组织产生IgA。 4、亲和力成熟和记忆B细胞的产生。 ;Ig同种型转换;(五)、对TI-Ag的体液免疫应答;TI-Ag诱导B细胞的激活;(六)、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六)、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七)抗体的免疫效应;抗体的免疫效应;第三节 黏膜免疫反应;一、黏膜免疫系统(MIS)的构成;一、黏膜免疫系统(MIS)的构成;二、MIS的细胞组成;二、MIS的细胞组成;3、黏膜淋巴滤泡淋巴细胞 ;派伊尔小结;4、肠上皮细胞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三、分泌型IgA与黏膜免疫反应 ;(二)SIgA的产生;SIgA在不同动物分泌含量各有不同;(三)SIgA的功能;(四)SIgA介导的黏膜免疫;四、MIS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五、黏膜疫苗与黏膜免疫 ;1、黏膜疫苗佐剂 ;(1)霍乱毒素(CT)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 ;(2)细胞因子佐剂;(3)脑膜炎球菌的外膜蛋白;(4)减毒沙门菌 ;(5)CpG序列;2、黏膜免疫途径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抗原竞争现象;二、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Th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Th细胞决定免疫应答类型;Th1/Th2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3、细胞因子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三、抗体的调节作用;抗BCR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对B细胞的抑制作用;四、抗独特型网络的调节;独特性-抗独特性网络调节示意图;五、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调节通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