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一、内镜的诞生、作用;自1805年德国Bozzini提出应用内镜(endoseope)技术诊断疾病的设想以来,已经过了近200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内镜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内镜技术在临床各个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新型内镜的应用,使得内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它使诊断变得更为简便准确,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带来诊断方面的进展之外,治疗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应用内镜和各种配件仪器,医生还可做一些高难度的手术,而这些手术的创伤、风险、甚至费用,都远低于常规的外科手术,又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方面,内镜本身的技术更新,由硬式内镜到纤维内镜,到目前的电子内镜,加上染色技术、超声技术、内镜放大技术等的结合,使内镜的功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另一方面,内镜不仅应用于诊断,越来越多的疾病可通过内镜进行治疗。内镜在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显示其特殊的作用。;据美国消化内镜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估计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达1 000万人次以上。;二、内镜导致的医院感染传播;近年来有关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HBV和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可能经内镜传播,已成为医学界、患者和社会媒体关注的问题。
1993年美国消化内镜学会统计:内镜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是1/180万。但是这一数字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的内镜相关感染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特别是在内镜清洗消毒不严格的国家和地区。理论上各种病原微生物均有可能通过内镜诊疗操作进行传播。;从1974-1987年,全球共报道84例内镜导致的沙门氏菌感染;
1974-1993年全球共报道45例内镜相关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然而病毒感染潜伏期较长,明确病毒感染与内镜操作之间的关系即对病毒感染的确定非常困难。
Morris等曾报道2个由内镜传播HBV的病例。
Bronowicki等报道2例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后感染了HBV,而使用的肠镜此前刚为一位HBV感染的患者做过检查。
国内目前尚未见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文献报道。 ;Patient-to-patie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during colonoscopy. 结肠镜操作所引起的丙肝病毒在患者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新英格兰的医学杂志发表.1997;337:237-240 ;内镜相关感染传播机制;感染途径;三、影响内镜洗消的主要因素;影响内镜洗消的主要因素;影响内镜洗消的主要因素;内镜结构的复杂性;内镜的种类及消毒要求
从不同专科和用途来分
从制作材料特点方面,可分为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
从消毒学角度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需要消毒的内镜,即凡是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阴道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另一类是需要灭菌的内镜,即凡是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椎间盘镜等,必须灭菌。
另外,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软式内镜的分类;;
;;;;;;;;;;;;;四、各国内镜清洗消毒规范的制订与解读;《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自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清洗消毒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在全国开展的医疗服务质量年活动中该规范作为对医疗机构检查的权威依据。
; 日本的消化内镜诊治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也十分重视。1996年3月制定出内镜清洗消毒指南方案,之后日本消化内镜学会等又对指南方案进行多次修改、补充、完善。
1、内窥镜的清洗、消毒的标准(第二版)(2004)--日本消化内镜技师委员会
2、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的标准(第一版)(2008)--日本消化内镜学会、日本消化内镜技师委员会、日本环境感染学会; 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2003年有10 个专业学会共同制定的软式消化内镜消毒处理多学会共同指南,其中34 条有非常重要原则性指导意义
1、美国软式胃肠道内窥镜再处理的多协会指南(2003版)----美国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和感染控制及医院流行病学会
2、美国软式胃肠内窥镜后处理感染控制规程(2007版) -- 胃肠病护士学会;;英国
英国胃肠道内窥镜设备去污染BSG指南 (2008版) --英国胃肠道疾病内窥镜检查协会
欧洲
欧洲ESGE-ESGENA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中的清洁和消毒指南 (2008版) -- 欧洲消化内镜协会指南委员会
澳大利亚
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