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 方差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例8.2 为探讨Rgl对镉诱导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某研究者将同一窝别的3只大鼠随机地分到T1、T2、T3三组,进行不同处理, 共观察了10个窝别大鼠的睾丸MT含量(μg/g)。试问不同处理对大鼠MT含量有无影响? * ⒈ 提出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步骤 * * ⒊ 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 * 有时研究者只注重处理因素的效应而不关心区组因素的效应,这时只要把区组效应从随机误差项中分离开来就达到了设计者的目的。 * 在多组均数的比较中,若结果拒绝H0,接受H1,表明多个均数不全相等,并不清楚具体哪些均数间有差别,若要想知道哪些均数间有差别就要进行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第三节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 此时若多次重复使用t-test ,会使犯第Ⅰ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增大,且脱离了原先的实验设计,将多个样本均数的同时比较转变为两个样本均数的多次比较。 * 比较常用的是SNK Student-Newman-Keuls 法,又称 q-检验. MS误差为误差均方 * H0: ,即任意两组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相等。 H1: ,即任意两组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不相等。 将样本均数由大到小排列 组 别 1U 2U 3U 均 数 37.83 35.10 33.62 组次 1 2 3 1.建立假设与确定检验水准 2.计算检验统计量q值 * 例8-1分析结果: 3.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 第四节 方差齐性检验 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est Bartlett检验法:正态分布资料 Levene检验法:非正态分布资料 * Bartlett检验法 * 例6.5 对例6.1中三组资料作方差齐性检验。 * * * *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王可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二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第五节 方差齐性检验 本章主要内容: * 甲 乙 丙 79.81 87.58 60.29 80.60 70.73 62.63 65.21 68.18 38.25 …. …. …. 87.04 64.45 56.96 91.34 68.57 37.48 …. …. …. 104.28 80.36 46.56 72.29 56.40 55.23 三组大鼠GSH值(mg/gprot) * t检验用于(单个)两样本均数比较。医学科学研究中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推断各处理组间是否存在差别。 若多次重复使用t-test ,将多个样本均数的同时比较转变为两个样本均数的多次比较,会使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增大,且脱离了原先的实验设计。 前言 *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由英国统计学家Fisher提出,为了尊重Fisher本人,后人将上述统计量的分布以其名字的首字母命名为F分布,故方差分析又称 F 检验 (F test)。 用于推断多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异。 * 方差分析的应用(假设)条件 随机性 各样本是随机样本; 独立性 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样本 正态性 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方差齐性 相互比较的各处理组样本的总体 方差相等,即方差齐。 * 将全部观测值的总变异按影响因素分解为相应的若干部分变异,在此基础上,计算假设检验的统计量F值,实现对总体均数是否有差别的推断。 基本思想 *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将同质的研究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处理因素的不同水平组的单因素设计方法,其研究目的是推断处理因素不同水平下的试验结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 处理因素的分组水平 水平1 水平2 … 水平k X11 X21 … Xk1 X12 X22 … Xk2 … … … … X1n1 X2n2 … Xknk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 * 组内变异 组间变异 总变异 在分析中,把总的离均差平方和分为两部分,即组间部分和组内部分,其自由度也分为相应的部分。 * 1. 总变异: 所有测量值之间总的变异程度,计算公式: 为各观察值; 为总均数 ,ni为各水平的观察例数;k为处理水平数;n为总例数;S2为全部观测值的方差。 * 2.组间变异:组与组之间的差异,计算公式: 组间变异反映了处理因素的作用,也包括了随机误差。 组间变异来源=随机误差+处理因素效应 * 3.组内变异:同组内部观察值之间变异,计算公式: 组内变异反映了随机误差的效应 组内变异来源=随机误差 * 数学推论可以证明,总变异、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之间满足下式: * 证明过程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