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院08级罗培灿
PAGE 12
金匮要略掌握内容(底色所标为我们考过内容)
一.绪言(掌握学科特点)
本科特点: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辩证方法(即脏腑经络辨证)
二.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 病因 “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2, 切脉 (熟悉)
如何理解:“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答:寸脉属阳主表,浮则说明病在表,是正气抗邪于表之征,脉多浮而有力,尺脉属阴主里,浮则说明病在里,是肾阴不足,虚阳外浮之象,脉多浮而无力。此条论述了脉象主病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治则(重点掌握)
① “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表里同病,里急当先救里,表急当先救表
②“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新旧病急当先治其新病
③“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证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杂病应审因论治
4,预防(熟悉): ①未病先防;②邪轻病浅,及早治疗;③注意房室,饮食,起居等
三.痉湿偈病脉证治第二
1,湿病的主证: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2,湿病的治法:风湿在表,当发其汗;风湿在里,但利其小便。原文:“若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3湿病的证治:
(1)表实证
①寒湿在表——麻黄加术汤
“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为宜”(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
②风湿汗出当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甫所剧者,名风湿,此病当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甘草,薏苡仁,杏仁)
(2)风湿表虚证——防己黄芪汤 (此方在金匮中还见于风水表虚证)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方药组成:防己,炒甘草,白术,黄芪】
00
四.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1,百合病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①病机:“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与心肺有关。
②脉症:“其脉微数”
③主方——百合地黄汤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生地黄)
五.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1,中风病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人于腑,即不识人;邪人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填空)
2,历节病
⑴ 病因病机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肝肾(脾肾)阳虚,外感湿邪
⑵证治:
①风湿历节证治:——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背熟)”【方药组成: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 ②寒湿历节证治——乌头汤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川乌)
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1,血痹病 ⅰ 病因病机:气血不足,感受风邪,阳气闭塞,血行阻滞
ⅱ 阴阳俱微之血痹重症证治——黄芪桂枝五物汤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方药组成: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
2,虚劳病
①虚劳病主脉:“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②虚劳病三大类型:
⑴阴虚虚劳——“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⑵阳虚虚劳——“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⑶阴阳两虚——“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暝,兼纽,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③阴虚虚劳为何会春夏剧,秋冬瘥?
答:阴虚虚劳为阴不足以敛阳而致。春夏木火旺盛,伤津耗液,阴不敛阳则阳气外浮则阳易虚,病剧;秋冬金水相生,阴得时令之助可以敛藏虚阳,病瘥。
④虚劳证治:
A 阴虚虚劳(阴虚失眠)——酸枣仁汤(组成,适应症,病机)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方药组成: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适应症:虚劳阴虚失眠;
病机:虚劳阴虚生内热,扰乱心神】
B 阴阳两虚虚劳——
ⅰ 阴阳两虚虚劳——小建中汤(组成,适应症)
“虚劳里急,悸,纽,腹中痛,梦失精,四肢唆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方药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