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点一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典例·悟一悟】
1.(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诗意助读】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
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
深夜起来坐下,对短烛无法入睡,在喝闷酒;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题导读】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的对象和要求。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题目要求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心境。
第二步:感→整体感受,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及情感。
诗歌内容时令是秋季,点明时间的词是暮色、斜阳,首联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北斗低横”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第三步:抓→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鉴赏感情,要由表及里,深入到本质。本诗的感情看似旷达,实则别有深意,这一点必须要看透。“老”“悲”“霜风”“菊无姿”等词是几个含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关键词语,其意境萧瑟、清冷,表达了诗人的悲苦、忧伤、寂寞之情。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答出实际情感给2分,首联、中间两联、尾联的分析各1分。) ;【归纳·记一记】
五方面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看题材
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怀旧诗表达的是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看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或概括作品的重要内容,或揭示作品的线索,或奠定作者的感情基调。如2014年江苏卷《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题目交代了本诗应是诗人访问隐士没有遇到后所作,塑造出一位清高志洁的隐士形象,表达出访隐者不遇的惆怅之情。; 3.看意象和景色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诗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2014年四川卷《秋暮吟望》,诗中“霜风”“菊无姿”等词是冷色调,营造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悲苦、忧伤、寂寞之情。 ; 4.看关键词句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诗词的钥匙。如2014年四川卷《秋暮吟望》,诗中的“老”“悲”二字就直接表明了作者的心境。; 5.作者的人生经历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含山店梦觉作》,注释中写到韦庄“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交代了词人的人生经历。联系这一经历,可理解词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 ;【答题步骤】
(1)提炼情感主旨
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第三步,组织答案:感情产生的原因+表达情感的词语(形容词或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
(2)理解诗句意义
第一步,阐释诗句的表层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近几年,电子商铺是依靠互联网和物流业发展起来的新型概念.doc
- 数控铣床-数控加工工艺探析.ppt
-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荟萃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概念.doc
- -数控铣床探析.ppt
-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含)概念.doc
-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化学科学特点(含)概念.doc
-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化学实验(含)概念.doc
-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化学综合计算(含)概念.doc
-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含)概念.doc
-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溶液与胶体元素周期律(含)概念.doc
- 2022-2023学年上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测试.pdf
- 国家开放大学22208,22883《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库.pdf
- 人教版英语3年级:2022学年人教PEP版三年级下册期末阶段质量预测卷.pdf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度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doc
- 2024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试题.docx
- 人教版英语4年级:2021-2022学年人教PEP版四年级下册期末阶段质量预测卷.pdf
- 人教版英语4年级:人教PEP版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测试卷.pdf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度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pdf
- 2024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试题.doc
- 国家开放大学22208,22883《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库.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