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功能最终版探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铁电功能材料;;铁电功能材料; 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能够为外电场所转向的一类材料,称为铁电材料。;1、基 本 概 念;1 极化 polarization ;电介质的极化与铁电性: 材料可按其对外电场的响应方式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电荷长程迁移即传导的方式对外电场作出响应,这类材料称为导电材料。另一类以感应的方式对外电场作出响应,即沿着电场方向产生电偶极矩或电偶极矩的改变,这类材料称为电介质,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又分为非极性电介质和极性电介质两大类。前者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在无外电场时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互相重合,不具有电偶极矩。只是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出现相对位移,才出现电偶极矩。后者由极性分子组成,即使在无外场时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也不互相重合,具有固有电矩,它与铁电性有密切关系。; 电介质的极化有3种主要基本过程: 材料中原子核外电子云畸变产生的电子极化; 分子中正、负离子相对位移造成的离子极化; 分子固有电矩在外电场作用下转动导致的转向极化。 ; 介质的极化特性与其晶体结构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按照其对称性,晶体可分为7大晶系,32种点群。其中有20种点群不具有中心对称,它们的电偶极矩可因弹性形变而改变,因而具有压电性并称为压电体。在压电体中具有唯一极轴(又称为自发极化轴)的10种点群可出现自发极化,即在无外电场存在的情况下也存在电极化。它们因受热产生电荷,故称为热释电体。在这些极性晶体中,因外加电场作用而改变自发极化方向的晶体便是铁电体。因此,凡是铁电体必然是热释电体,而热释电体也必然是压电体。;铁电功能材料;2、晶 体 结 构;1. 铁电材料的钙钛矿结构;ABO3型钙钛矿晶胞结构;离子A、B、C的半径RA、RB、RO满足下列关系才能组成ABO3结构: RA+RO=√2 t (RB+RO) 式中t为容差因子,可以在0.9~1.1范围内,这样A离子半径约为1.00~1.40A,B离子半径约为0.45~0.75,氧离子半径为1.32A。 ;a 简单钙钛矿结构化合物;b 复合钙钛矿结构化合物;A位变化形成的化合物:;Pb(B+21/3B+52/3)O3型;3、 特 性; 铁电晶体内自发极化一致的区域称为电畴。铁电体中一般包含着多个电畴。两个相邻电畴自发极化间的夹角可以为180?或90 ? ,分别称为180 ?畴和90 ?畴。;1、 电畴 ferroelectric domain;铁电体的电滞回线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一个特征。它表示铁电晶体中存在电畴。它是铁电体的极化强度P随外加电场强度E的变化轨迹,见书中图4-1。 饱和极化强度Ps 剩余极化强度Pr 矫顽电场强度Ec ;2、 电滞回线 hysteresis loop;3、 压电效应 piezoelectric effect ;4、电致伸缩效应 electrostrictive effect ;6、 居里温度Tc Curie temperature ;4、典型材料与应用; BaTiO3陶瓷材料的铁电性能在1942年被人们发现,由于其性能优良,工艺简便,很快被应用于介电、压电元器件。1954年人工法成功制备出BaTiO3单晶,至今, BaTiO3陶瓷仍是应用的最广泛和研究得比较透彻的一种铁电材料。;>120℃,立方晶胞; BaTiO3在室温附近(20℃)为铁电相,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120℃),铁电相转变为顺电相。顺电相BaTiO3的结晶学原胞如图所示:;BaTiO3的介电-温度特性;在居里温度以上, BaTiO3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遵从居里-外斯定律:;表征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的容温变化率如下式所示: ;改变居里温度使介电常数峰值处于可利用的温度范围。 掺杂Sr2+取代Ba2+可降低居里温度。 掺杂Pb2+取代Ba2+则升高居里温度。;弛豫铁电陶瓷 ferroelectric ceramics; 最早发现的铅系弛豫铁电陶瓷是Pb(Mg1/3Nb2/3)O3(简称PMN),该材料于50年代由前苏联科学家G.A.Smolensky等人最先制备出来,此后又发展出多种复合钙钛矿型弛豫铁电陶瓷材料,代表性的有: Pb(Zn1/3Nb2/3)O3、Pb(Ni1/3Nb2/3)O3、Pb(Fe1/2Nb1/2)O3、Pb(Sc1/2Ta1/2)O3(简称PZN、PNN、PFN、PST)等。 ;普通铁电体BaTiO3和弛豫铁电体Pb(Mg1/3Nb2/3)O3的介温性能曲线; 随着微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光学系统和自动控制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