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基二、外科病人体液失调.doc
二、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1、什么是功能性细胞外液和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1)功能性细胞外液:能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上起重要作用的组织间液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
(2)非功能性细胞外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且维持体液平衡作用甚小,而且有各自生理功能的组织间液称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他们仅占组织间液的10%左右。主要为结缔组织液和透细胞液(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等)。
2.人体怎样维持体液平衡?
人体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于肾脏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一般先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系统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然后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维持血容量。主要调节机制是:
(1)体内水分丧失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产生口渴,增加饮水,ADH分泌增加,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保留水分于体内。
(2)体内水分增多时,其调节机制与上述相反,ADH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3)血容量减少时,血管内压力下降,肾脏人球微动脉的血压下降,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加,催化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使小动脉收缩和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钠和水再吸收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量增加。
3.试述等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和诊断要点。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诊断要点:①病史。②临床表现:尿少、乏力、舌干、眼球卞陷、皮肤干燥松弛,但不口渴。③短期内丧失体液达体重5%时,出现脉搏细数,血压不稳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达6%~?%时出现明显休克。④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⑤血液浓缩,血Na+和C1ˉ一般正常,尿相对密度增高。
4.试述等渗性缺水的防治原则、补液方法及注意事项。
(1)防治原则:①针对病因治疗。②应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③注意低钾血症发生,尿量达40mL/h后补充氯化钾。
(2)补液方法:①脉搏细数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常表示细胞外液丧失量已达体重的5%,可先从静脉快速滴注3000mL液体(按体重60kg计算),以恢复血容量。如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则可先补上述量的1/2—2/3。②公式法:补等渗盐水量(L)=血细胞比容上升值/血细胞比容正常值X体重(kg)X0.25。③还应补给日需要量水2000mL和氯化钠4.5g。
(3)注意事项:①肾功能不好时,输大量等渗盐水,注意防止高氯性酸中毒。②多用平衡盐溶液。③先用盐水,后用糖水。④及早纠正酸中毒。⑤纠正缺水后,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并及时补钾。
5.试述低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和诊断要点。
(1)常见病因: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慢性肠梗阻。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
(2)诊断要点:①病史。②临床表现:疲乏,手足麻木,站立性晕倒,尿量少而不口渴。中度缺钠即可出现休克,重度时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迷。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血清钠低于135mmol儿,血液浓缩,尿Na+、CLˉ含量明显减少,尿相对密度低于1.010。
6.低渗性缺水临床怎样分度?
低渗性缺水根据缺钠程度,按血钠水平分为三度。
(1)轻度:血清钠在130—135mmol/L。有头晕,疲乏,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Na+减少,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5g。
(2)中度:血清钠在120~130mmol/L。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站立性晕倒。尿少,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3)重度: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病人多已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肌肉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明显下降或休克(缺钠性休克)。此时,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
7.试述低渗性缺水的治疗原则、补液方法及注意事项。
(1)治疗原则:①针对病因治疗。②输给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2)补液方法:①按临床缺钠程度估计需补给的液体量,即按轻中重度缺钠计算出总缺钠量。②补钠公式: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一血钠测得值](mmol/L)X体重(ks)X0.6(女性X0.5)。③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量,当天只补给一半。
(3)注意事项:①休克者,晶体液与胶体液同时并用,以补足血容量。②重度缺钠者,补钠量中2/3宜用5%氯化钠溶液,其余量以等渗盐水补给。③注意纠正酸中毒。④尿量达40mL/h后,应补钾。⑤测血清Na+、K+、C1ˉ和做血气分析,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参考。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