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文部分;古诗词篇目;;考情及版本导航;;; 重点字句赏析: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赏析:诗句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赏析:诗句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描绘出初见大海时海面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的辽阔、苍茫的景象。
炼字:“何”字在句中是“多么”的意思。一个“何”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作者面对大海苍茫、动荡的景象时的惊奇与赞美之情。; 3.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赏析:(描绘画面)(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作者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炼字:“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波涌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也写出了作者面对大海苍茫、动荡的景象时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作者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互文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作者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要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炼字:“若”字在句中是“好像”的意思。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主观感受),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备战演练; 2. (2013乌鲁木齐改编)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情及版本导航;考点梳理;; 重点字句赏析: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赏析:诗句对偶点题,“青山”与“绿水”互文见义,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先写“客路”后写“行舟”,暗含诗人羁旅漂泊之感。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描绘画面)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之上。
(修辞手法)这两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船上所见景象。上句“平”“阔”两字,写出了江面的浩渺;下句“正”“悬”两字,写出了船帆的安稳,非常富于表现力。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炼字:“悬”指的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用在这里,写出了此时的风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只有这样帆才能够“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形象地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诗句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入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炼字:“生”与“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壮丽景象,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其中“生”字赋予“海日”以人的情态,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给人以积极乐观的鼓舞力量;“入”字赋予“江春”以人的情态,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同样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也蕴含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诗人即景生情,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遥应首联,使整首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备战演练; 3. (2013襄阳)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情及版本导航;考点梳理;; 重点字句赏析: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析:(内容分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等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8-1武汉建筑项目报建全流程答案.ppt
- 过程系统工程-5汇编.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预备期党课答案.pptx
- 过程装备管理(第二版)(王灵果)汇编.ppt
-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答案.pptx
- 海关行业POC业务白皮书_v1.00_20130313答案.docx
- 过度包装汇编.ppt
- 2013年高中物理选修3-13-1答案.ppt
- 过渡元素2014-杨静汇编.ppt
- 邯郸840+760答案.ppt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社区共享药箱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docx
- 旅游体验升级科技引领新潮流.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强化训练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旅游体验升级科技引领未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