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一步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提升训练.docVIP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一步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提升训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一步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提升训练

PAGE  PAGE 6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时提升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练习)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修撰一种簿状谱牒,按士族姓氏和郡望排列,同时详列士族家族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甚至“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关系是划分政治权力的依据 B.全凭家世做官体现了政治的黑暗 C.士族专权剥夺了中央选官的权力 D.士族在社会政治上有强大的影响 解析:选D。依据材料“按士族姓氏和郡望排列”可知是按照门第排列,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说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故B项错误;中央利用九品中正制选官,士族没有剥夺中央选官的权力,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甚至‘有司选举必稽谱籍’”可知士族在社会政治上有强大的影响,故D项正确。 2.(2015·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 A.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C.替皇帝草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 解析:选A。“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可看出是匡正皇帝过失,故A项正确;“比来惟觉阿旨顺情……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是“谏诤”而不是“传达”,故B项错误;“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表明已拟政令,故C项错误;“皆须执论”“谏诤”不是决策,故D项错误。 3.(2015·山东临沂高三5月模拟)下列是四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 C.军事重心南移 D.版图向南扩展 解析:选A。材料中图示显示南方人口逐渐增多,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故A项正确;中国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故B项错误;军事重心南移不是图片反映信息的原因,故C项错误;版图向南扩展不是图片反映信息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4.(2015·昆明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解析:选D。从“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可知行会的职责里不包括限制行内不良竞争,故A项错误;从“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可知行会只是协调与政府的关系,而不是推动政府抑商政策实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可以提高本行业技术的内容,不会确保本行业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从“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可知行会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故D项正确。 5.(2015·山东菏泽模拟)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 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解析:选B。题目要求选出“不能说明”,材料涉及“唐代千年沉船”,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状况,故A项不符合题意;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代,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唐代海上贸易兴盛,与造船、航海技术有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陶瓷制品”及“金银器”等,反映了唐代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故D项不符合题意。 6.(2016·安徽“江南十校”高三冲刺联考)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  ) 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 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 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 D.“天下第二行书”《祭姪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 解析:选D。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不符合唐朝科举制,故A项错误;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故B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故C项错误;颜真卿《祭姪文稿》追述了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故D项正确。 7.(齐鲁名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