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推荐】高一暑假作业:知新--《逍遥游》 Word版含解析.docVIP

【KS5U推荐】高一暑假作业:知新--《逍遥游》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推荐】高一暑假作业:知新--《逍遥游》 Word版含解析

PAGE  《逍遥游》 看一看 七、《逍遥游》解读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想一想 1.本文是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请分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本文在说理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练一练 (一)阅读《逍遥游》,然后回答问题。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下列各句中的“然”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D.虽然,犹有未树也 3.与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彼且恶乎待哉 A.之二虫又何知      B.而莫之夭阏者 C.去以六月息者也 D.奚以知其然也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6.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中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存在)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筹划),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事),仁人之所忧,任士(担负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  尔:你。 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丑:丑陋。 C.此其过江河之流 过:超过。 D.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称赞。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伯夷辞之以为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学不可以已 C.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尾闾泄之 ②方存乎见少 ③笃于时也  ④仲尼语之以为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