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VIP

【Ks5u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PAGE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 描述的图示农业工具是 A.翻车 B.曲辕犁 C.筒车 D.坎儿井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筒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灌溉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桔槔,即是竖于井边的提水器械。随着社会的发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来越被重视,先后又出现了戽斗、汲筒、龙骨车(又名翻车)和筒车。戽斗是用粗绳缚于木桶或笆斗的两边,两人对立各执一绳,将河水汲入田间。汲筒是用打通竹节之粗大竹杆,相互连接,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涧谷,引水入田。龙骨车是用连串的活节木??装入水槽中,上面辅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牛力旋转,沟溪河水随板导入田中。筒车是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取水,流水自转导灌入田,不用人力。 2.右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其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A.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B.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 C.棉纺织业发展致官营手工业衰落 D.王祯的《农书》 成书于唐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图片可知,这是木棉纺车,体现了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故A正确。图片无法说明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衰落,故C排除。王祯的《农书》 成书于元朝,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纺织业 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反映了宋朝 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市分散于街巷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城市规模有限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 【名师点睛】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与此同时,宋代还出现了四大商业名镇。商业的繁荣由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形成了草市——市镇——城市的市场网络体系,形成了三级市场网络体系。在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且货币流通具有区域特色。最后,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4.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沿海港口城市繁荣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县城以下开始设市 D.政府不再监管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故B正确。工商业市镇不等于沿海港口城市,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县城以下开始设市,故C排除。材料也未涉及政府不再监管市的问题,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 5.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由此可知 ①雇佣关系出现②官营手工业兴盛③资本主义萌芽④租佃关系的繁荣 A.② ④ B.② ③ C.① ③ D.① ④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名师点睛】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但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社会主导地位,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6.清朝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货,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人物饰像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传统制瓷业技艺先进②“闭关”政策并未禁绝中外贸易③新航路开辟后欧、亚经济贸易联系增强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