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 ; 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的主要内容是将杀菌物质作用于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根据其作用的大小来判定药剂的毒力。或将杀菌物质施于植物,对病害发生的有无或轻重观察比较来判定药剂的效果。;供试病原菌要求
在分类上有一定代表性,最好是重要的农业植物病害的病原菌,
而且容易培养,
多代繁殖不易产生变异。;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trea)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
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berengeriana)
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
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葡萄黑痘病菌(Elsinoe ampelina)
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水稻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xyzae)
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
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
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ria lunocto)
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 sp.carotovora)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oryzae)等。; ; 4 杀菌剂抗性的研究
5 杀菌剂混用及剂型研究
6 杀菌剂抗雨水冲刷能力及残效作用的研究
7 某些杀菌剂(特别是农用抗菌素)的微量分析;孢子萌发法
管碟法
含毒介质培养法 滤纸片法 抑菌圈法
孔碟法
生长速率法
最小浓度法
叶碟法 ; 孢子萌发法是历史最悠久而广泛被采用的杀菌剂毒力测定方法。早在1807年。Prevost 就采用此法,后经不少学者改进,使之日趋规范、合理。
;原理:都是将供试药剂附着在载玻片上或其他平面上,然后将供试病菌孢子悬浮液滴在上面(或将施于悬浮液和药液混合后滴在玻片上),在保温,保温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镜检,以孢子萌发率判断杀菌剂毒力。孢子萌发法的突出优点是快速,试验当天即可获得结果,尤其适合于保护剂的筛选。
; 以病菌孢子作为指示物进行杀菌剂毒力测定。用孢子液和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恒温保湿培养,培养一定时间后即可检查孢子萌发率。一般在低倍镜下,每处理随机检查200个孢子。
;孢子萌发率(%)=萌发孢子数/检查孢子数X100
若对照组有20%以上孢子不萌发,则应重做。
对照萌发率-处理萌发率
抑制孢子萌发率(%)=---------X100
对照萌发率
; 将抑制孢子萌发率换算成机率值,作为Y;药剂的浓度以对数值来表示作为X,直线回归,求得回归方程Y=a+bx,可得LC50和LC95.。;孢子萌发法只适用于产生孢子的真菌。
一般的供试病菌有: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水稻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ryzae)
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2.含毒介质培养法; 基本原理是在已经接种供试菌的洋菜培养基(通常在培养皿内)表面,利用各种方法(管碟法,滤纸片法,孔碟法 )使药液和培养基接触,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由于药剂的渗透扩散作用,施药部位周围的病菌被杀死或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产生了抑制圏。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比较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大小。 ;抑菌圏法的优点
精确度高
操作简单
抑菌圏法的缺点
溶解性
扩散性;抑菌圈法示意图;; 根据施加药剂在洋菜培养基表面的方式,抑菌圈法又分为管碟法(牛津杯法)、滤纸片法、孔碟法。;(1) 用灭菌蒸馏水将供试药剂配制成一系列梯度浓度,一般5~7个浓度。
( 2 ) 制备一定“浓度”的供试菌悬浮液(如真菌,则宜用孢子悬浮液),浓度以在低倍镜(15X10倍)下每视野80一100个左右孢子为宜。 ;(3)待培养基冷至50℃左右(凭经验估计),迅速吸取10ml菌液加入培养基内,充分混合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含菌培养基平板。
;(4)在每皿培养基上按合适的间隔放置6个不锈钢小管(即牛津杯,外径8.0士 0.lmm。内径6.0士0.1mm,高10.0士0.lmm),其中1个管为对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