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被害人.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被害人;第一节 被害人的概念与类型;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的概念与分类;被害人的含义;——被害人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或损害者; ——被害人是危害结果的直接或间接担受者; ——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侵害对象或者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 ; ——从外延来说,犯罪被害人仅包括:公民、单位、国家。 ;二、被害人的特性;(一)被害性;第一,被害的倾向性 ;第二,被害的受容性 ; 第三,被害的敏感性 是指被害人对于可能的被害或已然的被害事实的感知和自觉。 第四,被害的诱发性 指被害人的表情、态度、言论、举止、动作、行为等易诱发、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从而相应地易诱发、推动自身被害的特性。;第五,被害的承受性 指被害人直接承受其被害状态的特性。从而使其有别于其他非被害人 1.对原始被害的承受性 2.对次生附属被害的承受性 第六,被害的接收性 指一些被害人容易受犯罪人诱导行为的感染或者容易接受犯罪人的诱惑,从而对被害状态具有无意识的顺应性、接受性的情形 ;(二)互动性;(三)可责性;第二节 被害人类型;意义; 二、被害人的具体类型 ;2.根据被害人是否被害 ;3.根据被害人对于被害的意愿;4.根据被害倾向性的有无; 5.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虚假的被害人,是指基于某种目的,故意谎称或误称自己被害,而实际上并未遭受任何损害者。 ;6.根据被害人的人格或个性的倾向性;8.根据被害人所承受的被害现象的个数;7.根据被害人的彼此联结程度;10.根据罪犯所感知的被害人价值的隐显或有无 ;11.根据致害原因的不同;——社会环境的被害人,是指因某种社会性因素而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担受者。 ;第二节 被害现象;一、被害现象的概念;二、被害现象的类型 ;(二)再度被害与重复被害;(三)复合被害与共同被害 ;——共同被害:一是指范围广大的不特定多数人,因同一犯罪或事件而直接共同担受的损失、损害或痛苦;二是指除直接被害人的被害外,其他因与直接被害人具有某种直接利害关系,由直接被害人的被害结果因果性地派生,而由其他被害人所担受的损失、损害或痛苦。 ;(四)被害???印、被害后遗症与被害标签;——被害标签,或被害人标签,是指由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或特定的社会氛围、被害人的人格倾向等因素综合互动所形成的,并由社会烙于特定被害人人格乃至人身,旨在标明其被害性的,具有角色模型性质的符号。 ;(五)被害暗数、被害率与被害盲点症 ;——被害率,是指一定时空内遭受被害的社会成员与全体社会成员的比率。 ——被害盲点症,或被害人盲点症,是指被害人出于某种迫切的需要和急切的欲望,以致注意力狭窄、判断力减弱甚至轻度丧失理智,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或面临的风险视而不见的一种状态。;(六)被害人的易位 ;第三节 犯罪人和被害人的互动模式;一、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刑事伙伴”; 二、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基本互动模式 ;(二)冲突模式;(三)被害人催化模式;(四)斯德哥尔摩模式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