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概念.pptx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了解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掌握圈层结构,分析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貌的影响。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微专题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横波纵波分类特点所经物质状态传播速度共同点地震波纵波(P波)固体、液体、气体较快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物质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横波(S波)固体较慢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注意对比分析纵波与横波速度的变化波速变化与不连续界面名称深度波速A波B波C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明显增加D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千米处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软流层是岩石圈的下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壳、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四者的关系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读右图,完成下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地球的圈层结构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第2题。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微专题二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只能由岩浆生成如花岗岩(侵入岩) 和玄武岩(喷出岩)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砂岩/页岩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玄武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变质岩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岩浆岩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冷却凝固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准确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①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②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③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总结岩浆喷出或者侵入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岩类都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转化为沉积岩,各类岩石受地壳运动影响,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壳深处经高温熔融作用又可以重新转化为岩浆。结合景观图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② B.③ C.④ D.⑤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微专题三水平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青藏高原地形图青藏高原地形图地壳运动两种方向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岩浆喷出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大理岩剖面根据区域地貌和地质剖面图判断内力作用形式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