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第十三章 文言文阅读;第一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纲要求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命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山东卷的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对象大都是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也在考查之列。
3.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命题趋势
预计2013年本考点仍会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2.怎样掌握通假字?
(1)要根据通假字用同声同韵的字代替本字的特点,遇到某个词用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就可以从字音或声旁方面去考虑这个词是否是通假字。;a.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座位。
d.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通“现”,露出。
e.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②音不同,但有相同的韵母或声母,形近(部分的)多采用共同声符。如“勿内诸侯”,“内”通“纳”。“卒然边境有急”,“卒”通“猝”。“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③音同、形不同。如“手裁举”,“裁”通“才”。“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蚤”通“早”。再如:;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
b.“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遇。;(3)要理解通假字主要是音的问题,但不是只要音同音近的字就可以通假。某字与某字通假是固定的,而且不能互相通假。如“蚤”可以通“早”,但“澡”“枣”就不行;“县”通“悬”,但“玄”“旋”“璇”就不行。;二、一词多义的考查
古汉语以多义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一般来说,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备考过程中,一要掌握一个词最常见的几个义项,建立某个词的词义系统,全部了解其意义,并把握好其意义的运用环境。;二要因文定义,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其意义。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看看其充当的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含义。;【例1】 ①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在本句中是基本义。
②祈父,予王之爪牙。“爪牙”在本句中是比喻义,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③被发行吟泽畔。“畔”在本句中是引申义,“旁边”。
④亲戚畔之。“畔”通“叛”,假借义,“背叛”。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典型的一词多义现象。C项考查的是“逐”的被动意义,“被放逐”。
【答案】 C;【解析】 “略”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夺取”,而不是“略微”。
【答案】 C;三、古今异义词的考查
从大范围看,古汉语中存在而现代汉语仍保留的词语都可以作古今同形词。其中既包括单音节词,如“书”,也包括双音节词,如“成立”。这里重点谈双音节实词。;在双音节实词中,有词形相同、意思相同的,如“伶仃”“慷慨”“迤逦”,这部分实词少,不是考试重点。
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古今同形异义词。;有的词形是古今一样的,但意义或感情色彩等不同。如“走狗”,古义指奔走效劳的人,是中性词;今义指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是贬义词。“成立”,古义指长大成人;今义指有所成就或建立组织、机构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有时两个单音节词恰好在相邻的位置,看起来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语相同,实际上,这些词形同实异,按照句子结构,它们要拆成两个词。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救国”(《指南录后序》),;“行”“为”相邻,貌似现代汉语的“行为”,其实,“行”是“出行”“行动”,“为”是“是”。再如“妻子”“地方”“可以”“因为”“祖父”“不行”“突出”“前进”“不过”“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四、词类活用的考查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
“逐渐地”。;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MX512灯光调光控制程序.doc VIP
- 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保水剂保水性能的比较-生态学杂志.PDF VIP
- 2019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B卷完好版解析〕_党政公选考试公共科目题库_公共科目真题_模拟试题.docx VIP
- 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有效复习》班队活动教案.doc VIP
- 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可打印.docx VIP
- 法医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水泥胶砂保水率测定方法》GB_T 45002-2024.pdf
- USON介绍分析.ppt VIP
- 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