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振幅测量 (a)汽轮机和空气压缩机常用的监控主轴的径向振动的示意图 (b)测量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振幅的示意图 (c) 通常使用数个传感器探头并排地安置在轴附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3.厚度测量 电涡流式厚度计的测量原理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4.转速测量 f——频率值(Hz); n——旋转体的槽(齿)数; N——被测轴的转速(r/min)。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5. 涡流探伤 可以用来检查金属的表面裂纹、热处理裂纹以及用于焊接部位的探伤等。 综合参数(x, ρ, μ)的变化将引起传感器参数的变化,通过测量传感器参数的变化即可达到探伤的目的。 在探伤时导体与线圈之间是有着相对运动速度的,在测量线圈上就会产生调制频率信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a)比较浅的裂缝信号 b)经过幅值甄别后的信号 在探伤时,重要的是缺陷信号和干扰信号比。 为了获得需要的频率而采用滤波器,使某一频率的信号通过, 而将干扰频率信号衰减。 上一页 返 回 用涡流探伤时的测量信号 * * 实际特性曲线 理论特性曲线 ΔU0 零点残余电压 * * 实际上, 当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 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并不等于零, 我们把差动变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 零点残余电压主要是由传感器的两次级绕组的电气参数与几何尺寸不对称,以及磁性材料的非线性(铁磁饱和、磁滞损耗)等问题引起的。 零点残余电压一般在几十毫伏以下,在实际使用时,应设法减小。 * * 2、输出特性 传感器的 输出电压 M1 M2 * * ①当衔铁处中间位置 ②当衔铁向上移动 ③当衔铁向下移动 * * 频率特性 根据 : ①当激励频率过低时 L r1 ω 1 灵敏度随频率增加而增加 * * 由 ②当激励频率增加 L r1 ω 1 在一定工作范围内输出电压与频率无关 * * 由 ③当激励频率继续增加 受导线趋肤效应、铁损的影响,特性下降 * * 3、测量电路 差动变压器输出的是交流电压, 若用交流电压表测量, 只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 而不能反映移动方向。 其测量值中将包含零点残余电压。 为了达到能辨别移动方向及消除零点残余电压的目的, 实际测量时, 常常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和相敏检波电路。 * * 反串联接 桥路联接 桥路的灵敏度是反串联接法的一半,由于有Rw,则无需调零电路。 结论 * * 全波电流输出 当衔铁位于零位 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上 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下 Iab=I1-I2 I1=I2 Iab=0 I1 I2 Iab0 I1 I2 Iab 0 半波电流输出 a b mA I 1 I 2 (1) 差动整流电路 * * 电流输出型电路,用在低阻抗负载场合 电压输出型电路,用在高阻抗负载场合 注意 当衔铁位于零位 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上 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下 Uab=Uac-Ubc Uac=Ubc Uab=0 Uac Ubc Uab 0 Uac Ubc Uab 0 全波电压输出 半波电压输出 * * 2. 相敏检波电路 U0的幅值要远大于输入信号U2的幅值, 以便有效控制四个二极管的导通状态。 U0和U2由同一振荡器供电, 保证二者同频、同相(或反相)。 输入检测信号u2 参考信号u0 * * 当位移Δx0时,U2与U0同频同相,当位移Δx0时,U2与U0同频反相  Δx0时,U2与U0为同频同相,当U2与U0均为正半周时,二极管VD1、VD4截止,VD2、VD3导通,可得等效电路如图。 * * 当U2与U0均为负半周时,二极管VD2、VD3截止,VD1、 VD4导通。 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结论:只要位移Δx0, 不论U2与U0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负载RL两端得到的电压UL始终为正。 * * 同理,当Δx0时,U2与U0为同频反相。采用上述相同的分析方法不难得到当Δx0时,不论U2与U0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负载电阻RL两端得到的输出电压UL表达式总是为负。 所以上述相敏检波电路输出电压UL的变化规律充分反映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即UL的值反映位移Δx的大小,而UL的极性则反映了位移Δx的方向。 * * 优点:对位移、厚度、表面温度、速度、应力、材料损伤等实现非接触式测量 三 电涡流式传感器 * * 1、基本原理 ——电涡流效应 成块的金属置于激励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中,金属体内则产生感应电流,电流流线呈闭合的水涡曲线——电涡流效应。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