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和名词解释-生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 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生物活性丧失,更容易被水解,结晶行为发生变化 2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盐解离后,既通过争夺水分子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又可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即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既不含水化膜又不带电荷而聚集沉淀 3 简述α螺旋的结构特点 多位右手螺旋 螺旋一圈包括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 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大小形状、带电状态可以影响到螺旋的稳定性 每个氨基酸残基上的C=O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上的N-H形成氢键 4 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 利用多孔的固相载体装填到层析柱中,加入待分离的蛋白质混合样本,然后进行洗脱,不同大小形状的蛋白质分子流经固相载体的排阻力不等,颗粒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微孔被先洗脱下来,而直径小的可以进入而使流程延长被后洗脱下来 5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主要为B型双螺旋 两条反平行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成右手双螺旋 两条链碱基互补(A-T,G-C),通过氢键连系 螺旋碱基在内侧,主链在外侧 螺旋的稳定因素为碱基堆积力和氢键 螺旋一圈含10个碱基对,螺旋直径为2nm,螺距为3.4nm 6 DNA变性后的理化性质 ①增色效应:指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②旋光性下降;③粘度降低;④生物功能丧失或改变。 5 浮力密度增加,沉降速率增加 7 名词解释 等电点 对任何一种氨基酸来说,总存在一定的pH,使其净电荷为零,这时的pH称为等电点 2)增色效应 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3)Tm DNA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或有一半氢键因受热破坏时相应的温度 4)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子的作用,高级结构受到破坏,生物学活性随之丧失的现象 5)分子杂交 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只要它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以退火处理即可复性,形成新的杂种双螺旋,这一现象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多肽链的主链部分在局部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折叠和盘绕 7)别构作用 一个配体与一个蛋白质上的一个结合部位的结合影响同一蛋白质上的其他结合部位的亲和力 8)辅酶和辅基 与脱辅酶结合松散,使用透析和超滤等温和方法就能除去的有机小分子 与脱辅酶结合紧密,使用透析、超滤等难以除去的有机小分子 9)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两者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可以阻碍底物与酶结合,这类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10)酶的活性部位 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作用直接相关的区域 8 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有哪些 稳定酶的构象;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在酶与底物间起桥梁作用;中和阴离子 9 简述Km的意义 Km在数值上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可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这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浓度就可以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可以反映酶的种类等 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级数 10试述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底物浓度 酶浓度不变时,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随着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增加量逐渐减少;最后,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量,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底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2、酶液浓度 当反应系统中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即ν=k[E] 3、反应温度T 一般来说,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增加达到某一点后,由于酶蛋白的热变性作用,反应速度迅速下降 4.、反应PH pH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酶催化活性的下降。酶催化活性最高时溶液的pH值就称为酶的最适pH。 5、激活剂和抑制剂 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能够促使酶促反应速度加快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酶的激活剂大多数是金属离子,如K+、Mg2+、Mn2+等,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为Cl-。 11 什么是同工酶?以LDH为例试述其临床诊断的意义 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免疫学性质或电泳行为均不同的一组酶 分析患者血清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可以帮助诊断某些组织器官是否发生病变 12 何为别构调节?试述别构调节的机制 某些代谢物能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分子蛋白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活性 机制:别构酶是多亚基构成的寡聚酶。有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別构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的调节亚基结合,进而引起酶的构象改变,即亚基的解聚与聚合或输送与紧密的变化,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別构剂一般以反馈方式对代谢途径的起始关键酶进行调节,常见为负反馈调节。 13名词解释 溶菌酶:通过水解细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