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0
PAGE \* MERGEFORMAT 9
PAGE \* MERGEFORMAT 1
六年级上学期背诵 [20篇(段)]
01.泊秦淮
唐 HYPERLINK /view/9559.htm \t _blank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HYPERLINK /view/293419.htm \t _blank 后庭花。
注释
= 1 \* GB3 ①选自《樊川文集》。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 2 \* GB3 ②笼:笼罩。
= 3 \* GB3 ③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④《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HYPERLINK /view/644571.htm \l # \o 返回页首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0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HYPERLINK /w?ct=17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submit=searchword=tag:%CC%C6%CA%ABtagfromview \t _blank 唐 HYPERLINK /w?ct=17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submit=searchword=tag:%B6%C5%B8%A6tagfromview \t _blank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 1 \* GB3 ①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 2 \* GB3 ②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 3 \* GB3 ③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 4 \* GB3 ④漫卷:胡乱卷起。
⑤白日:白天。
⑥青春:春天的景色。
= 7 \* GB3 ⑦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
= 8 \* GB3 ⑧襄阳:今属湖北。
= 9 \* GB3 ⑨妻子:妻子和儿女。
= 10 \* GB3 ⑩洛阳:今属河南。
?却看:回过头来看。
?纵酒:尽情的喝酒。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愁:忧愁。
?涕泪:流泪。
HYPERLINK /view/129509.htm \l # \o 返回页首 译文
在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03.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 1 \* GB3 ①春风:一本作“东风”。 = 2 \* GB3 ②《折柳》:即《折杨柳》,曲名。相传西汉张骞入西域得《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杨柳》。梁鼓角横吹曲也有《折杨柳》。清商曲有《攀杨枝》、《月节折杨柳》、《小折杨柳》诸曲。
译文:
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
04.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 1 \* GB3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 2 \* GB3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 3 \* GB3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