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三历史:6.2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
PAGE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学案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背景:经过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2.路线和任务:1953年提出和制定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
(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①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好重
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②同时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①到1957年底,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
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
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改造方式:
(1)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组织生产合作社。农业的途径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①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②形式: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3.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得与失
1.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1956年
(1)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
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正确决议:①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②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1958—1960年经济建设的“左”倾失误
(1)出现:1958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特点:在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3)实践: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
运动。
(4)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
严重挫伤。1959—1961年出现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5)纠正错误:从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3.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
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据估算,“文革”十年中的
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4.经验教训
①现代化建设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②
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更要注意遵守经济建设的客观规
律。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
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2.伟大决策:①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全会抛弃
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③全会确
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还作出了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④性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⑤
意义——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2)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国有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方案(北师大版·河南省专用·JHTW):作业手册(150页24套)(附详细解析)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方案(北师大版·通用·JHTW):作业手册(153页24套)(附详细解析)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外研版选修6综合自选训练2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外研版选修6综合自选训练4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外研版选修6综合自选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外研版选修6综合自选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外研版选修6综合自选训练7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检测精讲精析(人教版):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语法部分专项训练16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检测精讲精析(人教版): Unit1 Great scientists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1年高三历史:6.21《“文化大革命”》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下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5.18《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下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5.17《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6.1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下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6.21《五四运动中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7.22《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下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6.22《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4.16《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7.25《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doc
- 2011年高三历史:7.26《红军长征》学案(华师大版高三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