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19 诫子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号忠武侯。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是诸葛亮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写成的,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的操守,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自读课文,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给文章分层并说明理由。
(1)提出论点(第1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分析论证(第2、3句):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
(3)提出希望(第4句):劝戒惜时,有所作为。;【想一想】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2.理解“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少年,中年,晚年),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诸葛亮的眼光是深邃的,他告诫儿子“非学无以广才”的话语既是很普通的谆谆告诫,也是亘古未变的哲理。“非志无以成学”,“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北宋?苏轼)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河流中的浮萍,他们不是行走于世,而是随波逐流。他们的人生注定将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平庸的一生,可悲的一生,最后只能“悲守穷庐”。;我来推荐:
由本课诸葛亮的名言,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A.澹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诫
子
书; 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1)我喜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我喜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