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虽有嘉肴》优先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定航天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 杨彪老师;虽有佳肴; ;文学常识抢答赛;1、《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__,此书又名《小戴礼记》,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_____(朝代)_______(人名)编撰。 ;))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fú]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解释下列红体词语;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7、其此之谓也 ( ;第一个“学”指教人,第二个“学”指学习;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翻译课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字词归纳;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文言句式;1、解释下列词语;2、翻译句子;3、回答问题;(2)“自反”“自强”为什么突出一个“自”字?;(4)“知”字在文中出现了六次,有什么作用?;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文章主题;积累;《礼记·学记》 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②民,(以)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③念终始:始终想着。;【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1、翻译下列句中红体字。 (1)学学半( )(2)是故古之王者( ) (3)此之谓乎( ) 2、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人不学,不知道。 ;3、甲文的中心句是—————; 乙文“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义——————————————————————。 4、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 ; 学者有四失(1),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2),或失则寡,或失则易(3),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4)。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5)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2)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则:于。(3)易:看得太容易了:看轻了。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5)长(zhàng)增长,发展。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1、翻译句子。 (1)、或 失则止 (2)、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3)、教也者,长 善而救其失者也 ;2、回答问题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