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二中届高三一次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安徽蚌埠二中届高三一次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蚌埠二中届高三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蚌埠二中2014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44 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所选取答案一律填涂到答题卡上) 1. 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A. 青铜冶炼技术 B. 青铜造型艺术 C. 铭文书法艺术 D. 铭文具体内容 2.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3.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4. 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 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郑观应 6.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臼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7.《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认识你自己 B.知识即美德 C.因信称义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8. 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中日在学习西方过程中的主要差异在于 A.器物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实践层面 9. 一位西方政治家曾说:“政府经营商业将损害政治平等”,此观点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 D.凯恩斯主义 10.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 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时这种隔绝状 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打破,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 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结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① 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度 ④ 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