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建筑结构抗震概述
2.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2.2 抗震设防基本思想
2.3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2.4 抗震结构的材料和施工
2.5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发展;2.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2.1.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我国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以下四类:
①甲类建筑为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城市公共建筑、原子能反应堆等。
②乙类建筑为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很快恢复的建筑,如供电、通讯工程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医院、消防等救灾时需要的建筑工程;
③丙类建筑为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④丁类建筑为抗震次要建筑。;2.1.2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②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③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④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抗震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2.2 抗震设防基本思想
近20年来.世界不少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都采用了这样一种抗震设计思想:在建筑使用寿命期限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要求建筑具有不同的抵抗地震的能力。
基于国际上这一趋势,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我国于1989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一89)就提出了与这一抗震设计思想相一致的设计原则:
三水准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两阶段;2.2.1 小震和大震
根据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地震发生概率的统计分析,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规范取为第一水准烈度,俗称“小震”。
50年超越概率约10%的烈度即1990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或新修订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俗称“中震”。
50年超越概率2%~3%的烈度可作为罕遇地震的概率水准,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俗称“大震”。; 图示地震烈度的概率分布。峰值点对应的是众值烈度ε,50年内超越概率(众值烈度ε以右的阴影面积与整面积之比)约为63%;比ε高1.5度左右为基本烈度,其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再高1度左右为罕遇烈度,其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2.2.2 三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简称“小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简称“大震”)时,建筑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 与各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
①遭受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时,结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
②遭受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
③遭受第三水准烈度(罕遇烈度)时,允许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2.3 两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至于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抗震规范》是以抗震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的。 ; 第一阶段设计为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