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温病的治疗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的治疗;(一)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二)确立温病治法的原则;(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解表法;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在表 ;分类 (1)疏风泄热;(2)透表清暑;(3)宣表化湿;(4)疏表润燥 作用:辛凉清润以疏解肺卫燥热病邪 适应证:燥热之邪犯于肺卫。身热,头痛,咳嗽少痰,咽干喉痛,鼻干唇燥,苔薄白而欠润,舌边尖红。 代表方:桑杏汤 运用要点: (1)辛凉与润燥合用;(2)多配伍宣肺止咳、清润化痰。; 运用注意点: (1)温病初期,里热外发而无表证者,忌用解表法; (2)一般忌用辛温之品,即使“客寒包火”也只可稍佐辛温之品,助其发散透邪,过用辛温有助热化火之弊; (3)温病表证,治宜辛凉开达,注重辛散,不可过分清凉,以防其凉遏不解; (4)应用解表法当分清病邪性质。 (5)中病即止。;(二) 清气法;分类 (1)轻清宣气;(2)辛寒清气;(3)清热泻火;运用注意点;(三)和解法;分类 (1)清泄少阳 作用:清泄半表半里之邪热,兼以化痰和胃。 适应证:邪郁少阳,兼痰湿。寒热往来,热重寒轻,口苦胁痛,烦渴溲赤,脘痞呕恶,苔黄腻舌红,脉弦数。 代表方剂:蒿芩清胆汤。 运用要点:(1)与小柴胡汤区别:本法用于热重寒轻,兼有暑湿痰热;小柴胡汤用于无湿而胃气不足者;(2)视热与湿之偏重而加减。;(2)分消走泄;(3)开达膜原;运用注意点;(四)祛湿法;分类: (1)宣气化湿;(2)燥湿泄热;(3)分利湿邪;运用注意点;(五)通下法;分类: (1)通腑泄热;(2)导滞通便;(3)增液通下;(4)通瘀破结;运用注意点:;(六)清营凉血法;分类: (1) 清营泄热;(2)凉血散血;(3)气营(血)两清;;运用注意点;(七)开窍法;分类 (1)清心开窍;;(2)豁痰开窍; 运用注意点 ;鉴别:;(八)息风法;分类 (1)凉肝息风;(2)滋阴息风; 运用注意点 ;鉴别: 凉肝息风法 滋阴息风法 症状 手足抽搐,来势急骤 手足蠕动甚或瘛疭, 频繁有力;牙关紧闭 来势较缓,口角颤动,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心中憺憺大动, 两目上视 全身 身热,肢冷,昏谵, 低热,颧红,消瘦, 症状 舌红绛,脉弦数有力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口干舌燥,耳聋,舌 干绛而痿,脉虚细 病机 邪热炽盛,燔灼筋脉 热邪久留,肝肾阴损, 热盛动风 筋脉失养 病程 极期 后期 治法 凉肝息风 滋阴息风 方药 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 ;(九)滋阴法;分类 (1)滋养肺胃;(2)增液润肠;(3)填补真阴;运用注意点;(十)固脱法;分类: (1)益气敛阴;(2)回阳固脱 ;运用注意点;复习思考题: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