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教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一章 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稻农皮炎 一、浸渍糜烂型皮炎 二、 尾蚴皮炎 【治 疗】 一、治疗原则 以外治疗法为主,一股不需内服药物。 二、外治方法 1、五倍子液:五倍子250g 明矾120g 白酒1000ml。浸泡上述药物1-2天后外搽,3-4次/日。 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120g 五倍子、地榆各60g 明矾250g。煎水后泡洗,2-3次/日。 3、复方茶叶液:茶叶30g 明矾60g。煎水外洗敷。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 4、花椒10g 食盐适量。煎水外洗,2-3次/日。主要用于尾蚴皮炎。 5、散剂外敷:炉甘石、冰片、青黛各10g。共研细末,局部外扑。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 三、内治方法 如继发感染,发生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沟炎、丹毒等时,加用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治疗,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 【注意事项】 1、加强个人防护:如穿水田袜,戴手套;或用上述外治药物在下田前后浸泡手足,让其自行干燥。 上述外治方法各药,不得内服。 第二节 手足癣 【治疗】 一、治疗原则 以外治为主,一般不需内治。 二、外治方法 1、皮损以水疱为主,选用皂矾、枯矾、地骨皮、儿茶、黄精、侧柏叶各20克、薄荷10克,水煎冷确后外洗; 2、皮损以丘疱疹、鳞屑为主,选用土槿皮酊(土槿皮10克、75%酒精100毫升,浸泡一周)外搽; 3、皮肤枯厚、皲裂为主,选用柳酸软膏、大枫子油外涂。 三、内治疗法 若出现淋巴管炎及丹毒等继发感染,可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如出现湿疹样变,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不穿公共拖鞋,不用公共浴盆、浴巾等。脚部多汗者,鞋袜要勤洗勤晒,保持干燥。 2、彻底治愈自身癣病,家庭中患有癣病者应同时治疗。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三、中医辨证 主症: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张口困难,咀嚼不便。 1.热毒袭表:伴有恶寒发热、咽红等全身轻度不适。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火毒蕴结:伴壮热、头痛、烦躁、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热毒攻心:伴高热,头痛,烦躁不安,神疲嗜睡,颈项僵强,呕吐,甚则??昏不语,四肢抽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4.毒邪下注:腮部肿胀,发热,烦躁,口苦咽干,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 ①体针疗法 治 法:泻火解毒、消肿止痛,针用泻法。 针灸处方:以手足少阳、阳明经腧穴为主。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内庭,足临泣。 穴位加减:热毒袭表加中渚、关冲清热解表、疏风散毒;火毒蕴结加大椎、曲池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热毒攻心加百会、水沟醒神开窍、熄风镇痉;毒邪下注加太冲、大敦、归来疏泄厥阴之气、化痛止痛。 针刺操作:各腧穴均按常规针刺;大椎、关冲、百会等穴可点刺出血。 ②其他疗法 灯火灸法:取角孙穴。将穴区周围的头发剪去,用灯心草蘸麻油点燃后,对准 穴位迅速点灸皮肤,一点即起,听到响声即可。若未出现响声,应复点灸1次。 局部敷药:取青黛散10克、冰片5克,温水调匀,敷于患部。或用新鲜仙人 掌去刺,切薄片或捣烂敷于患部。 皮肤针法:取合谷、耳门、颊车、翳风、外关、胸1-4夹脊。先叩刺耳门经 过颊车至翳风,然后叩刺合谷、外关、胸1-4?夹脊,使皮肤潮红或微微出血。 耳针疗法:取腮腺、面颊、皮质下、相应区域压痛点。毫针强刺激;也可埋针、 药丸按压。 穴位注射:用板蓝根注射液2ml,每次选1~2穴,每穴注入0.5~1ml。 2、中药治疗 热毒袭表:治宜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用银翘散加减。 火毒蕴结: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热毒攻心:治宜清热解毒,醒神开窍,方用普济消毒饮加紫雪丹。 毒邪下注:治宜清热解毒,疏肝利湿,方用普济消毒饮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五、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腮腺炎效果明显。有并发症者应及时对症治疗。 2、本病传染性很强,患病儿童应注意隔离。 3、发病期间宜卧床休息,清洁口腔,清淡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第四节 面神经炎 四、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①常规针刺疗法: 治 法:祛风通络、疏调筋经。 针灸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阳白、下关、迎香、翳风、合谷、 曲池,颊车透地仓,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 随证加减:风寒证加风池、外关;风热证加风池、曲池;抬眉困难加攒竹;体 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针刺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面部穴位多取透穴刺法,初期面部穴位 不宜过重,多轻刺浅刺;恢复期可加灸法。 ②其他针灸疗法: 皮肤针法:取患侧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牵正,用 轻叩法,以局部微红为度。后期可使轻微出血,再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