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大合唱》资料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1905-1945),广东番禺人,人民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习音乐。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
(1913~2002 )
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主要作品《五月的鲜花》等 ;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长诗《黄河吟》。;创作过程; 1939年冼星海与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相见,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起共鸣,乐思如潮。一星期之内,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大合唱
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我。
从内容上看,各乐章间有内在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
从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 或钢琴作伴奏。
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
; 序曲部 (朗诵词):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表现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黄河船夫曲》;欣赏作品,感受速度的变化,学生划拍 感受作品的情绪,边欣赏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3)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混声合唱曲。乐章一开始就采用了大号和大鼓两种乐器,节奏紧促,使人因为音乐的存在,一下子为之振奋。紧接着是男声朗诵,一下把人思想带到黄河边,听众的心绪突然有得释放,原本积蓄的激情一下爆发在黄河边。随后采用的的男女声混合唱的方式,使人一下联想到黄河边气势磅礴的浪涛。在经过短暂的激烈后,乐曲节奏逐渐趋于平缓。我觉得之前急促的乐章在于反映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和激烈情景,同时后面的平缓乐章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他们可以在艰辛的劳作之后感受到生活的宁静。
;; 第二乐章:《黄河颂》这是男声独唱,也是一首深情而豪迈的民族颂歌。朗诵之后,乐队在中声区奏出连绵起伏的悠长前奏,这段前奏系由歌曲的第一句旋律演化而成,三个大的波浪线和几个富有特点的旋律片段,提示出全曲发展的主要音乐素材和内在的气质特点。五声调试的旋律进行,典型的引申发展的手法,都使这首歌曲酣畅淋漓,气势宏伟,并富有象征性的艺术感染力:以雄伟的黄河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永不停歇,必将浩浩荡荡,更加辉煌。;《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一首独特的歌曲——朗诵歌曲。歌词内容十分丰富,从黄河悠久的历史到黄河的壮阔景观和炎黄子孙今日的觉醒、奋起与对未来的呼唤,构成了宏伟的篇章。一般曲作无法表现如此丰厚的内容,于是作曲家借鉴西方歌词与伴奏互相独立的歌唱形式,采用民族乐器三弦进行伴奏,并融入古曲《满江红》和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一些旋律,以凸显民族化特色。而在实际演出中,这首歌曲常常被省略不唱。;《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依然一开始是男声朗诵,交代了本乐章的主题——河北民众痛苦的呻吟。在小提琴的协奏下,乐章渐渐铺开,二部女声合唱也渐渐开始了。她们的演唱速度很慢,就象在诉说着心中的痛苦。紧接着,在短促的一阵敲鼓后,有男生合唱混入。这一乐章中,以女生二部合唱为主,在于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诉说民众生活中的苦恨。
;《黄水谣》; 欣赏《河边对口曲》;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这是一首男
声对唱、重唱与混声合唱歌曲。这一乐章
比较有特色,曲调吸取山西民歌的音调写
成,乐器也是采用了民间常见的鼓、锤,
好象还有木鱼的声音。使乐曲变得通俗,
其实也符合本乐章的主题——通过两位流
亡在黄河边上的老乡互抒胸臆,反映了千
百万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惨遭遇。两位
流亡的曲调速度由慢到快,乐章末尾又是结
合急促的男声,使整个乐章的主题变得更加鲜明。 ;《河边对口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也是一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_学习使用显微镜_课件.pptx VIP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英语真题试卷(附听力音频)含答案.docx VIP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doc VIP
- 2022年苏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新闻稿——少年无畏凌云志,扶摇直上入云苍.docx VIP
- 氯及其化合物.ppt VIP
- RB3701AD_rev0.8-晶准-恒佳盛一级代理.pdf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模拟卷.docx VIP
- 四年级下册英语习题阅读理解外研版.ppt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